English

克里斯蒂娜•乔根森与性别的历史

2007-11-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陈轩 我有话说

143000,这是2007年9月9日在Google里搜索“变性第一人”得到的网页数字。其中有“中国变性第一人”、“安徽变性第一人”、“皖苏变性第一人”、“英国变性第一人”……条目不一而足。不过有一个名字却绝少出

现,她就是克里斯蒂娜・乔根森(Christine Jorgensen)。尽管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接受改变性别手术的人,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乔根森可以称得上是美国甚至世界“变性第一人”(更准确的说法是“改变性别第一人”)。在上世纪50年代乔根森在大众面前出现之前,改变性别的治疗和手术还只是某些科学家和医生小范围内的实验,而在乔根森出现之后,“改变性别”或者“变性别欲者(transsexual)”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广为人知。

和如今国内媒体报道的那些“变性人”的故事一样,乔根森从小就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女孩,从军队退役后他远赴欧洲接受改变性别的外科手术和荷尔蒙激素治疗。1952年12月1日,《纽约每日新闻》以“前美国大兵变成了金发碧眼、皮肤白皙的美女”为题报道了乔根森接受改变性别手术的新闻,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巨大轰动。次年2月,乔根森从哥本哈根返回纽约,立即成为美国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她也从此开始了为变性别欲者争取话语权的名人生涯。

时至今日,在中国一个个乔根森的故事正在上演,而在美国人们对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出现“变性别欲者”早已习以为常,不仅如此,很多社会学、历史学学者在医学家和心理学家之后也开始投入到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中来。

《性别是如何改变的?(How Sex Changed――A History of Transsex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外研社・哈佛科学人文译丛2007年1月第一版)就是一本出自历史学家的关于变性别欲的学术专著,该书作者乔安娜・迈耶罗维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历史》杂志编辑)以一位历史学家的视角描述了变性别欲在美国发展的历史,并进一步探讨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的复杂文化含义。

读罢这本书,很难不对性别这一概念产生重新的思考。在中国目前的主流文化中,尽管接受改变性别手术的案例已经不在少数,但变性别欲更多还是被当作一种被称为“易性癖”的变态人格来进行治疗的。在大多数人的思维中,男人与女人的生理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区别是那么的泾渭分明、不容置疑且是永恒不变的,然而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事实上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就已经出现了人类双性同体理论,其中尤以奥地利哲学家奥托・魏宁格的理论最为著名,他在自己的著作《性别与性格》中这样解释――男性和女性都是由两种物质构成的,只不过二者搭配的比例不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两种物质都同时存在,没有哪一种物质会彻底缺失。这种理论被很多变性别欲者所接受,而克里斯蒂娜・乔根森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言人和心甘情愿的支持者”。

很难说这种理论是对或是错,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看待性别问题的另一个角度,或者说让我们得以从更复杂的层面考量性别的文化意义,而不再是用生理性别替代一切性别问题。克里斯蒂娜・乔根森让美国人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就像《性别是如何改变的?》中描述的――“正是她的出现动摇了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的根基,促使人们在公开场合或在私下里讨论下面这个问题,即谁具备女性或男性的资格。她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医生和新闻记者频繁地借助改变性别来强调科学的离别,重新界定性别,并把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区分开来”。

但是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对变性别欲者进行更为社会化的研究,媒体的报道更多是停留在变性别欲者个人故事的报道上――他(她)们的童年,他(她)们内心对成为异性的渴望,他(她)们接受手术后的生活……少有人会将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思考,在这一点上来说,《性别是如何改变的?》一书在中国的出版更有其非凡的意义。诚如一位学者对这本书的评价:“毋庸置疑,就变性别欲的历史而言,这是迄今为止最为杰出的作品。对该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起点;对希望了解这个话题的人来说,这本书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入门读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