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念铅与火

2007-1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谢仲礼 我有话说

逛大书店,王府井书店、西单图书城、海淀图书城之类,眼晕心慌。一进店门,新书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不知身在何处,感觉大概和刘姥姥差不多吧。有的时候尤其是公休日,书店里的人还挺多,摩肩接踵,有时甚至不能靠近书架,空气也污浊(夏天空调,冬天暖气,门窗自然是关紧的),于是心跳加速,平时每分钟五六十

次,此时不说八九十次,七十多次总是有的。

可是,新书虽多(现在全国每年出书23万多种),值得你多看一眼的事实上不多,值得你付银子的自然是万里挑一也难。不愿意买新书的原因有两条:一是现在“名家”太多,多得让你对“名家名著”的成色心里没底,心虚怎敢贸然出手?二是出版业彻底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胶印取代了铅印,凸版纸也相应地变成了胶版纸,变得重了,变得生硬了,变得冷冰冰的了,当然也变得更白了,更亮了。于是问题就来了,纸硬了,又是胶订,书就不能自然摊开,得用力摁着才能看,看书不仅费神,而且费力;纸白了、亮了,加上现在又都用日光灯,看书的时候就反光,就晃眼,时间长了就不耐烦,书自然就被放一边了。即便是再版的旧书,也往往因为新的纸张和装订方式,以及不那么朴实的版式,只能忍痛割爱了。

于是,就止不住地怀念那铅与火的时代。那时候,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还没有实行“工分制”,没有“赶紧出版,否则淘汰”的压力,所以大抵还能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信条,名家没有今天这么多,出版的书也没有今天这样多,不能说都是精品,但一般总还是可以信赖的;那时候,编辑的主要任务不是策划,而是编辑,比较从容,也比较细致(出版周期自然也就长了,不过那时候人们似乎不缺乏耐心)。那时的书是有“书香”的,淡淡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那时的书用的是凸版纸,轻轻的,柔柔的,软软的(如果是竖排的,就可以卷着看。斜靠在沙发上,卷着一本书,吟味“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那是何等悠闲),用笔在书上作个批注,笔底下会有明显的弹性;纸面也不那么亮,看的时候不晃眼。总之,用时髦的说法,就是充满了“人文关怀”,有一种让人亲近的吸引力。

书总是要看要买的,八小时之内看书是工作,八小时之外看书就是休闲,看什么就全凭自己的兴趣,心态也就更放松。于是,想到了中国书店,琉璃厂的、隆福寺的、灯市口的、中关村的……给他们做了点小小的贡献。没有收藏的爱好,也没有功利目的,买书只是喜欢,尤其每当买到一本喜欢的旧书,就会有多年不见的老友意外重逢的兴奋。没事的时候闲看,有的也许要等到以后的什么时候才去看的。但是,只要眼看着书架上一排排心仪的旧书,就仿佛回到了那个让人回味的铅与火的时代。

当前重点学术工程、出版工程层出不穷,这的确是令人鼓舞的,可是文化的大发展、繁荣似乎并不在于出版了多少书,更不在于书出得多么气派、豪华,甚至也不在于作品的文笔多么华丽,而在于思想的深厚与深刻。没有了思想的底蕴,华美的外表终究不能掩饰浮躁与浅薄。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事实上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只是那铅与火毕竟是值得留恋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