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下一个逗号不是忧伤

2007-1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锡平 我有话说

这是旅居美国的“林达”夫妇的一本新著,和他们的“近距离看美国”书系的知性和智性不同,这本书充满了忧伤和感怀。

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作者追述了一段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令人悲痛的往事。1938年

9月,欧洲大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纳粹德国,次年,纳粹侵入这个不幸的小国。他们开始残酷迫害这里的犹太人,1941年10月,他们在与德国相邻的捷克小镇特莱津建立起囚禁犹太人的集中营,并开始惨烈的大屠杀。和祥安宁的特莱津开始变成了人间地狱,在这个集中营存在的两年时间里,有近10万的犹太人被临时囚禁在这里,他们中有相当部分被转送至奥斯维辛死亡营处死。在这些被囚的犹太人中间,先后有过15000名儿童,他们在同样被囚禁在这里的一批犹太艺术家、音乐家、学者和教授的传授下,创作和表演了一大批画作和音乐戏剧作品。最后,100多名孩子和4500多张画作得以幸存,几乎每一张画纸背后都藏有一个屈死的幼弱灵魂。现在这些画作被布拉格犹太人博物馆所收藏和展出,被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面对着每天都在发生的死亡,面对特莱津严密得令人窒息的管制,这些可敬的艺术家们拿出了画笔,教孩子们画画,“他们要把知识、艺术和良知,教给孩子,让他们的灵魂得到支撑”,他们要带领他们去寻找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在阴暗遮蔽的天空下聚拢一点点的温暖,来慰藉孩子们苦难的心灵。正如艺术教师弗利德说:“要用光明来定义黑暗,用黑暗来定义光明。”被囚禁在特莱津的犹太孩子们原本黯淡无望的生活因此有了葱茏的期待,通过艺术这条通道,他们连接起一条心灵之路,记录他们的恐惧和勇气,铭刻他们的苦难和梦想。

书的后半部分选录了47幅幸存的儿童画。孩子们在与死神比邻而居的日子里画出来的这些习作上,没有哀戚,也没有沉丧,相反,洋溢的是对美的热爱、对生的渴望,是风景的生气,是对家乡的回望,是鸟和蝴蝶的飞舞。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那些手执屠刀的纳粹暴徒们,作恶而不知卑劣,他们的外貌是凶残的,他们的灵魂却是可卑而可怜的。而这些集中营的孩子们,画着花朵和蝴蝶的孩子们,他们的精神所站立的位置,远远高于那些纳粹冲锋队员。”确实,纳粹灭绝人性的杀戮不过是内心怯懦的表现,他们可以摧毁犹太人的肉体,但却永远无法阻止被摧残者将精神向高处拔节,向历史深处延伸。

这本书只有薄薄的200多页,但翻读起来却显得尤为沉重,很多情节令人“艰于呼吸”,心口如堵,纳粹的暴虐和人性的丑恶如一团浓厚的浓雾,死死地裹挟住向善的心灵。简体的文字因此多了许多繁体的忧伤。只有孩子们的自由天真的天性和苦难中对人的尊严的坚守、对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如彗星划过夜空”,带给人一丝浓稠的暖意,但一想到,翻过这页画作,背后的介绍文字里就是一个生命的流逝,心又不由地沉重起来,于是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期望:下一个逗号不是忧伤。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有一处很别致的设计,前后勒口里各夹有一条黑色的丝带,看完书,可以把它们抽出来打成一个蝴蝶结。书中曾提到一首儿童诗《我再也没见到另一只蝴蝶》,这样每个读者都可以亲手帮这些特莱津的孩子们找回这只蝴蝶,而看到这枚蝴蝶结,你也会想起这本书,想起这些孩子、这些画,这些忧伤和这些希望。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林达著,三联书店2007年9月第一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