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构建和谐教育报刊社的思考

2007-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刘学才 我有话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结合教育报刊社的基本规律,应当大力提倡构建和谐教育报刊社,其内容包括“以发展谋和谐,以管理促和谐,以稳定保和谐,以精神育和谐。”

一、以发展谋和谐

构建和谐的单位必须不断发展,“发展

是硬道理”。怎样才能使教育报刊社发展呢?第一、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家办报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营造有利于发展教育的氛围。第二、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树立新的教育报刊发展观。有的教育报刊社在风光数年后衰落下来,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力的支撑。创新是一个组织集体学习能力的结果和体现,可以形成有利于单位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核心竞争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无论是编辑策划、经营管理还是宣传营销等,都是一种朝着预定战略奋斗的、广泛应用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或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能力。还要认识到,创新是有风险的,报刊社要建立创新和允许创新失败的工作环境,鼓励锐意进取,消除后顾之忧,使职工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成熟起来。也要切合实际确立教育报刊社的发展目标,既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短期目标;有了目标才能产生凝聚力。第三、要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发现、吸引、留住人才的机制,高度注意人才队伍的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着力培养领军人物、掌握现代传媒的专业人才和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性人才。第四、要进一步打造品牌。品牌是质量造就的,只有品牌才有说服力,才是值得信赖的,才是报刊赢得市场、赢得读者的最佳途径。品牌就是力量。第五、要抓好报刊发行。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报刊竞争的多样化、无序化严重,发行市场的不可预测因素较多,教育报刊社一定要深化改革,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把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把发行工作当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场化运作,保证报刊的发行量稳中有升。第六、还要搞好多种经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由单一的教育报刊向其他文化产业过度,逐步形成“一主多元”的产业体系,使教育报刊社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

二、以管理促和谐

没有科学的管理,不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教育报刊社的工作就难以开展。同时过分苛刻的管理,也容易造成创新窒息,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因此,管理既要科学规范,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相信人;“管是为了不管”,要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去激励职工。在出台制订各岗位职责、职工考勤考评、报刊质量评比、报刊出版流程、财务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等制度时,应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经过上下几个反复,重要的管理制度还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这样一来,制订出来的管理制度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广大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大家执行起来才心情舒畅,能够缓解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构建和谐单位。

三、以稳定保和谐

在构建和谐教育报刊社的过程中,还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保持稳定,以稳定保和谐。怎样保持教育报刊社的稳定呢?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实现“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和谐目标创造条件;二是要注意人们的心理变化,有效提高人们的心理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三是以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教育职工,以科学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引导职工,使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其次,要加强感情沟通,协调好人际关系。倘若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势必会引起误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和不信任,甚至引发矛盾。特别是干部和职工之间,如果缺乏沟通、交流不畅,就可能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影响正常的工作。在人与人之间要架起心理沟通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的距离,引导人们互帮、互学、互补,建立起团结、平等、尊重、协作和友爱的人际关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单位大力倡导共同的价值观念,让平等、团结、尊重、协作和友爱深入人心。

四、以精神育和谐

构建和谐单位,就要培育和谐的精神支撑,积极推进和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进一步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提高职工的精神境界。怎样培育和谐的精神呢?一是要加强学习。在加强学习方面,尤其要强调通过学习新时期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提高精神境界,提高人文素质。通过学习榜样,广大职工能够从榜样的事迹中吸取精神力量,从榜样的行为中找出差距,使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和谐单位的要求相适应。二要强化教育在精神塑造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首先,要教育人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这是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单位的基础。其次,要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制度会过时,先进的技术会淘汰,优秀的人才会流动,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立于市场的特征和本质力量。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拥有再好的技术、制度、人才都将徒劳无功。“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离开员工企业文化无法独立存在。要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人与事业密不可分。这里的“人”包括企业内所有人。

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群众的精神文化也是不断更新的,企业只有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超越过去,超越自我,才能保持本身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构建和谐的单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