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活,残酷但不失温存

2007-11-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邓传峰 我有话说

不可宽恕的时代中存在着不可毁灭的爱吗?动荡的战争年代最终会带给作为弱者的女性怎样的后果?

旅美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继去年《追风筝的人》之后,其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再次聚焦阿富汗战乱下的普通人,时空跨越30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妇女。这部小说给了我

们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

《灿烂千阳》是一部女性悲歌,绵长幽怨。小说将整个阿富汗30年命运多舛的苦难历程镌刻在两位不同时期女性的生活轨迹中,尤其是书中女主角之一的玛丽雅姆已完全可以成为阿富汗动荡时期中受害者的代名词。我觉得,这恐怕是整个2007年最具人文关怀的小说之一吧。

玛丽雅姆的人生以15岁作为分水岭。15岁之前,尽管她是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他拉米(私生子),但至少还有每周四必来探访的父亲可以期待,生活艰辛但不乏希望。有着每一个少女都有的恋父情结,她渴望着在父亲开的电影院里与他一起观看《木偶奇遇记》。为了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她不顾母亲的以死威胁,撇下母亲,只身一人跑到父亲的住处苦苦守候。当她终于失望地回到家中时,等待她的却是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那天是她15岁生日,童年戛然而止。作为一个累赘,她在父亲安排下,远嫁喀布尔40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几经流产,因无法生子而备受折磨。

18年后,小说中另一个主人公少女莱拉的父母死于战火,其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战乱中没了音信。举目无亲的莱拉同样被迫嫁给拉希德。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让她们曾经水火不相容,但同为弱者并且身世同样悲惨,又让她们如母女般相濡以沫,缔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女性是弱者,战乱中的女性更是如此。在社会和战火的双重桎梏下,她们就如冬天里发芽的一颗幼苗,随时会在寒流中不幸夭亡。

这“寒流”就是她们共同的丈夫拉希德――书中恶的代表,一个自《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以来最无耻的男人,阿富汗父权社会的卫道士。他无时无刻不在残酷折磨着这两位善良的妇女。

当最终忍无可忍,她俩共同反抗并杀死了拉希德。此时,玛丽雅姆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来,帮助莱拉逃离险境,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刑和市俗社会的污蔑与误解。对玛丽雅姆来说,她在爱中学会了坚强,虽死无憾。而历经劫难的莱拉一定也会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珍惜来之不易的重逢,好好生活下去。

阿富汗女诗人娜迪娅・安朱曼深情地写到:“我梦想有一天我可以打开鸟笼/我可以探出头去,欣喜地唱一段诗/我并非脆弱如微风中颤抖之柳树/我是个阿富汗女人,而我一定得哭泣。”

尽管生命中充满苦痛与辛酸,但穿过每一片阴霾总会发现希望的阳光在闪耀。这正是生活的本质,残酷但不失温存。也许此时,我们应该默默地为两位女主人公祈祷,同时也掩卷沉思:如果注定要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将何去何从?

  《灿烂千阳》,[美]卡勒德・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8.00元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