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世人只道莎翁高,未把莎太看端详

2007-12-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康慨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在莎翁四百年前恶名昭彰的遗嘱――“吾人将吾之第二好床给吾人之妻”,以及数份斯特拉福教堂文件的背后,是一个寻常女人大概的人生轨迹:女儿,妻子,妈妈,姥姥,唯一不同的,是她丈夫太阳般夺目的光环。

安(或阿格妮丝)・哈撒韦,莎翁太太,历来是人们眼中旷世文豪

的糟糠之妻,如今有了抖落四百年积尘,光鲜亮相的机会。

格梅茵・葛丽尔写莎太,大概立场你一准猜得到,尽管有先入之见,但未必不能自圆其说。她受过学术训练,有学术素养,因而考察伊丽莎白一世时代英格兰的社会风貌,力图借此重建莎翁的夫妻生活,让莎太成为同代女性的代表,亦借同代的女性,拼出一个鲜活的莎太。

你还能猜得到,葛丽尔女士出手,绝不仅考据这么简单,她要突显女性的地位,出土被男权历史掩埋的绝望主妇,找出她对莎翁伟大戏剧经典的贡献,挑战一代又一代的“厌女症”学者,拆穿他们唯男唯莎是尊的“拜莎症”(bardolatry)。

对莎翁生平的考据,疑古,野史,附会,五花八门,几百年来生生不息。但以女权主义的快刀,挖出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莎太,是不是很有看头呢?

我的人生My; Life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著Allen Lane,2007年10月

虽然同名,本书却与克林顿《我的生活》无关。到了晚年,古巴领袖卡斯特罗终于应法国《世界外交论坛》杂志主编伊尼亚西奥・拉莫内的请求,首次完整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述及他的父母、青年时代、革命道路、切・格瓦拉、猪湾、古巴逃美移民潮,以及人权、新闻自由,同性恋政策和死刑等敏感问题。

青年斯大林Young Stalin西蒙・蒙特菲奥雷(Simon Sebag Montefiore)著Weidenfeld & Nicolson,2007年5月

怎样的时代背景,怎样的个人经历,将一个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塑造成了意志坚定,毫不留情的斯大林。他可曾有过和其他人一样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年轻的朱卡什维利是个浪漫的诗人,本来可能成为教士,却投身于疾风暴雨的革命洪流:袭击银行,组织游行,地下出版……夹杂着爱憎分明的个人生活。

基辛格与美国世纪Henry Kissinger & the American Century杰里米・苏瑞(Jeremi Suri)著Belknap,2007年1月

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苏瑞分析了基辛格在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期间所思所为的哲学基础,寻根溯源至他在德国度过的犹太少年时代,孱弱的魏玛共和国落入纳粹之手,给他留下强烈的印记,促成了他终生坚持的政治信念,即民主需要强权的支持。受此影响,美国深刻地卷入了欧洲和第三世界的地区冲突和内部事务。

深宫去又回To the Castle and Back瓦茨拉夫・哈韦尔(Vaclav Havell)著诺普夫,2007年5月

剧作家哈韦尔离开“布拉格城堡”(捷克总统府)之后的回忆辑录――片断式的,多摘自写给幕僚们的备忘录,反映出他14年任期内的两大斗争任务,一是与所谓的“黑手党资本主义”战斗,另一个是与自己的电脑较劲,还述及他强烈至极的烟瘾、写作,以及对捷克裔前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欣赏――他曾经那么想让她接任捷克总统。

与希罗多德同行Travelswith Herodotus雷扎德・卡普钦斯基(Ryszard Kapuscinski)著诺普夫,2007年6月

今年去世的波兰名记者卡普钦斯基,是20世纪最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他年纪轻轻就遍游世界,见证亚非拉风云激荡的一场场革命,一次次政变。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和拥有的工作条件无疑十分有限,但他圆睁双目,以希罗多德的慧眼,看清迷乱世界中的内在。现在,哪里去找这样的好记者呢?

里根日记The Reagan Diaries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著哈泼柯林斯,2007年5月

政治家们的日记在历史上往往具备独特的功用,罗纳德・里根生前必也认识到这一点。他知道作为美国总统,应该怎样利用日记这种文体,来对自己的政策解释和辩护,同时保卫或修正自己的历史形象。这本近800页的大书,始自他的第一次就职演说,止于冷战结束,是对那一特殊时代的绝佳注解。

完美间谍:《时代》记者及越共特工范春安非凡的双重人生Perfect Spy: The Incredible Double Life of Pham Xuan An,Time Magazine Reporter & Vietnamese Communist Agent拉里・伯曼(Larry Berman)著柯林斯,2007年4月

1957年,越共派范春安到加州学新闻,两年后,他作为路透社和《时代》记者回到南越,整个越战期间,他为北方获取了大量情报,战后成为英雄。在2006年去世前,他接受了本书作者长达数年的采访,展现出他人生中悲剧性的另一面。

托克维尔:革命年代的民主先知Alexis De Tocqueville: Prophet of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休・布罗甘(Hugh Brogan)著Profile,2006年11月

托克维尔(1805?1859)出身贵族,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几乎被满门抄斩。25岁那年,他游历北美,初识民主之实践,并以《美国的民主》等不朽之作,确立了伟大政治思想家的历史地位。本书以丰富的细节和精致的叙述,获选为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评出的2006年百佳图书。

哲学家莎士比亚Shakespeare the ThinkerAD・纳塔尔(A.D.Nuttall)著耶鲁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牛津大学教授纳塔尔的遗作,分析了莎翁戏剧中的动机、身份、言谈和符号,借以总结其哲学理念。《仲夏夜之梦》里的希波吕忒发现自己不经意地与休谟交谈,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里也能看见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的影子。莎翁借助悬念、冲突和人物,来处理抽象理念,技巧极为出众。他的智慧和思想的深刻程度,可能远远超出了你我的想像。

莎翁的妻子Shakespeare's Wife格梅茵・葛丽尔(Germaine Greer)著布鲁姆伯瑞,2007年9月

世人只道莎翁高,未把莎太看端详。现在,昔日女权运动的风云人物格梅茵・葛丽尔女士拍马出阵,要为莎太说话了。数百年来,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哈撒韦一直遭到学者们的随意摆弄,甚至恶意诋毁,可莎翁笔下有那么多勇敢、聪慧、美丽的女主人公,为什么他的灵感不会就出于自己的老婆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