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莫斯科什么都不相信

2007-12-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康慨 我有话说

1970年出生的作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在第16届俄语布克奖颁奖典礼上。 摄影:亚历山大・米利多诺夫

《马蒂斯》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37岁的俄罗斯作家和前物理学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Иличевский)以小说《马蒂斯》(Матисс),赢得了第16届俄语布克奖,并获奖金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4.7万元)。

《马蒂斯》首发于由苏联时代延续至今的著名文学杂志《新世界》(Новый мир)。12月5日晚,伊利切夫斯基在莫斯科金环酒店举行的颁奖典礼上表示,他的得奖要感谢《新世界》这样的“厚杂志”,它们历来是俄罗斯文学的基石。

《马蒂斯》的故事发生在1990年代初大变革期间的莫斯科,与伊利切夫斯基本人一样,小说的主人公是37岁的失业物理学家米哈伊尔・科罗廖夫,他浪迹于贫民区,周旋于横行霸道的警察、少年黑帮和越南民工之间,甚至进过教堂改造成的精神病院。为了寻找心目中的耶路撒冷,他独走南俄,并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幅马蒂斯的画作。

“驱使我写作本书的原因,是想尝试着去理解1990年代初那一代人的遭遇,那时没有人能够把握自己的未来。”伊利切夫斯基说。

伊利切夫斯基生于1970年,属于典型的“骑墙”或“跨界”的一代,他们在苏联时代长大,而后眼睁睁地看着过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动荡中崩溃。伊利切夫斯基的作品正是对新旧俄罗斯,年青一代和年老一代之间文化隔膜的艺术再现。但他的视角和风格,理当属于墙的这一边。许多评论家因此将他视作“年轻人中的最老者”,而非“老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马蒂斯》所描写的无家可归者们的日常生活,显然正是当年俄罗斯找不到出路和民族认同状态的隐喻。

伊利切夫斯基写道:

“祖国所遭遇的,是一种彻底而且突然的停顿,就像行进中的火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火车头已经躺在了深渊的谷底,而此时,这巨大列车剩余的车厢还在继续坠落,并且由于自由落体的惯性使然,不断加速着,若要避免在猛烈前冲后撞毁,只是一种空想……旧环境的那种形而上学发生了变化。它不只是分崩离析,而且还变得空空如也。可它竟然充满了科罗廖夫的内心。外面不再有祖国了。但是祖国还在心里。伤痕累累。”

还记得1979年阿莲托娃主演的那部苏联爱情大片吗?那时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但总还有别的可以相信,而十几年后的莫斯科,已经一无可信。

对于俄罗斯文学而言,伊利切夫斯基这样的作家,《马蒂斯》这样的作品,也许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入围决选的其他五部作品如下: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Людмила Улицкая)的《翻译家丹尼尔・斯坦因》(ДаниэльШтайн,переводчик)、伊戈尔・萨赫诺夫斯基(Игорь Сахновский)的《无所不知的人》(Человек,которыйзналвсе)、安德列・德米特里耶夫(Андрей Дмитриев)的《欢乐湾》(Бухта Радости)、阿列克斯・塔恩・(Алекс Тарн)的《上帝不掷骰子》(Богнеиграетвкости),以及尤里・马列茨基(ЮрийМалецкий)的《针尖》(Конециглы)。

评委会主席、诗人阿萨尔・艾佩尔(АсарЭппель)透露,评委们一度在《马蒂斯》和《针尖》之间无法取舍,最终才由前者以微弱优势胜出。但其他进入决选的作品也可得到每部2000美元的入围奖。

《针尖》描写了一个90岁老太太的孤独,但单就故事而言,更有意思的是间谍小说《无所不知的人》,其主人公是个1980年代的苏联历史学家,自杀未遂后获得了洞悉一切的能力。而《翻译家丹尼尔・斯坦因》则是一部虚拟传记,虽然在市场上卖的不错,却受到不少认为它过多宣扬宗教的批评。其作者、著名的女作家乌利茨卡娅曾于2005年年底到访北京,接受人民文学出版社颁给她所著《您忠实的舒里克》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

俄语布克奖创办于1991年,乃1917年以来俄罗斯首个非政府主办的文学大奖,最初由英国食品批发商布克公司赞助并冠名,现改由英国石油公司(BP)接手。2006年的俄语布克奖颁给了女作家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的小说《2017》。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