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古典历史阅读之惑

2007-12-1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晓波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 我有话说

检索自己一年的阅读,发现认认真真读完的书寥寥无几。很多书,翻了序言或者重要篇章就没有读下去。年初的时候,给自己订了个读书计划,要倒退着往前读,直接读二十四史。这种雄心壮志,注定要失败,计划赶

不上变化。

我今年认真读完的第一本书是重版的朱维铮的《走出中世纪》(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五六年前,我在旧书摊上淘到过此书,没有读完就被人要了去。“重”版与“旧”版,一字之差,凭我印象,如果把《走出中世纪》新旧版放在一起对比,厚度大约差一倍。

朱维铮先生的书,除了《走出中世纪》以外,我已经收集了《音调未定的传统》、《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等。印象中,他没有鸿篇巨制的经史专著,他的文章风趣风雅,面目可爱,寥寥几笔,便能准确而出新地圈点一个近世的思想人物。喜欢读朱维铮的文章,未必是我赞成他的观点,比如《走出中世纪》,着重评点中国明清以来思想政治走向,并且对传教士与中国的近代化做了着重研究。做历史的,难免会有找病根的倾向,本书初版的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方兴,批判封建主义余孽的呼声依旧很高,旧版《走出中世纪》可看作80年代学术语境中的产物。今天看来,就本书的书名而论,何谓“中世纪”?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严格勘定的学术议题,将西方历史学、社会学中的一些概念勉强移植到中国古典的语境中,即便能方便分析的深入,同时也可能陷于一种比附的浅显。

我顺便把新版《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2007年7月出版)、《两头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黄一农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粗粗读完。将之与《走出中世纪》放在一起读,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同一类型的书,探索的问题、方式都一样,遗憾之处也显而易见,都在以先入为主的观念为现代性在中国的展开寻找说辞。今年读的近代史研究的书中,我还是以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三联书店出版)黄彰健的《戊戌变法史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为最佳,虽然两本书表面上看是做了很多翻案文章,观其实质,却不仅在材料上大量推陈出新,而且基本上推翻了我们对近代史的陈腐见解。分寸得当地述说历史的复杂性,相当不易,放弃成见以及方法论偏见,更属难得。

樊树志先生的书,我也喜欢读,尤其喜欢他的几本大部头的书,如《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万历传》(人民出版社出版)等。他的厚书的最大优点就是史实丰富、脉络清晰,而他的短章的最大缺点是文笔难见细致。他的《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中华书局2007年4月出版)刚出版就读了,虽然该书与他的《崇祯传》(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有重合之处,但总体看来,此书是近年来“明史热”中最好的一本较通俗的明史读物。另外一本值得读的通俗历史读物是《匈奴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陈序经教授的这本书内容大致来自《史记》与前后《汉书》中的《本纪》与《列传》,这本书大约不是最后定本,而是编辑根据他的一些稿子选编的。

每次逛北京几个大的学术书店,都会看看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卖掉了没有。这本书是“政治与社会译丛”中的一本,结果总是失望居多。这是很有趣的现象,波兰尼的对手哈耶克那本《货币的非国家化》(姚中秋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同样也收入在一套丛书中,而我发现后者很“畅销”。《大转型》是我期待已久的,一遍看下来仍觉不过瘾或半懂不懂,波兰尼的经济学方法偏向于社会―――历史学,处理事物的复杂化、时间的连续性、事件的延伸度,这些手段一般都是社会―――历史学者采用的,波兰尼在本书的结论中可能更耸人听闻:完全依靠市场,可能走向毁灭的深渊。这个论调,与奥地利经济学派大相径庭。不过,我更喜欢波兰尼的方法论,社会―――历史学方法论运用到经济学领域之后,显然比纯粹的经济学可爱得多,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社会―――历史空间之中。

李零今年着实“流年不利”,《丧家狗:我读〈论语〉》(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引出了一大片“茶杯里的风波”。我读完这本书之后,觉得非常诧异,几乎所有的对李零的批评与谩骂,都和这本书的内容无关。李零在这本书中试图还原孔子的本来面目,而批评者批评的却是李零对孔子的态度不诚恳或不虔诚,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仅仅是因为题目“丧家狗”而引出这么大的风波,这是我今年始终有些琢磨不通的地方。

这一年,围绕历史在阅读,而关于中国古典时期的历史,深陷其中,却又捉摸不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