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青年作家令人刮目农民工进入作家视野

2007-12-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本报讯 “一批才华、有潜力的青年作家令人刮目相看,农民和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更多地进入作家的视野。”在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之际,评委会主任束沛德这样向读书报描述本次评选的两大可喜变化。

在本次获奖的作家名单中记者注意到,既有宝刀不老、至今保持充沛创作激情的老作家葛

翠琳,也有正处在创作旺盛期、思想、艺术上日趋成熟的张之路、曹文轩、常星儿、彭学军;而尤为令人喜悦的是有8位4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他们是三三、格日勒其木格・黑鹤、谢倩霓、李学斌、张晓楠、韩青辰、李丽萍。对此,束沛德表示:“这些青年作家起点高,文化素质高,对文学执着追求,创作准备充分,思想艺术上成长都比较快,已形成一个相当整齐、强大的方阵,他们与上世纪80年代走上文坛的中年作家一起,已成为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也认为,“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崛起是本次评奖的最大亮点。“第五代”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最具创造力、影响力、号召力的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意义重大,不仅印证今天、更代表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他们的创作最大的特色是多元化,对儿童文学各个层次都有充分关注,创作题材和内容更加丰富广泛。”王泉根说,多元的文化时代,发表途径很多,成名并不难,关键是他们如何在多元写作的环境中创作出不仅畅销,而且常销的经典作品,这是“第五代作家”面临的新课题。

本届获奖的13位作家中,有9位是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其中不少是生气勃勃、富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者。儿童文学评论家朱自强从2004年起,我每年都在编年度短篇儿童文学选本,他表示,自己早已注意到了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活跃的艺术创造力量。有迹象表明,在长篇儿童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可能在呈现出崛起之势。

农民和农民工子女的生活更多地进入作家的视野,这是束沛德总结出本届评奖活动的另一新变化。长久以来,我们的儿童文学大多反映城市尤其是大都会少年儿童的生活,对农村少年儿童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关注、表现得很少,有时几乎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次获奖作品的题材、体裁虽说仍呈多样化,校园情感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幻想文学、纪实文学等等,应有尽有,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农村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三是思想、艺术上的探索、追求、创新有了新的收获。这一届获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童话,还是诗歌、散文,在表现形式、艺术手法、风格、语言上,都显示了作者探索、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13部(篇)作品分获本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科学文艺七个门类奖项,集中体现了2004年至2006年间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取得的新成就。三三的《舞蹈课》、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谢倩霓的《喜欢不是罪》、李学斌的《蔚蓝色的夏天》、曹文轩的《青铜葵花》获长篇小说奖;常星儿的《回望沙原》获中短篇小说集奖;皮朝晖的《面包狼》、葛翠琳的《核桃山》获童话奖;张晓楠的《叶子是树的羽毛》获诗歌奖;彭学军的《纸风铃紫风铃》获散文奖;韩青辰的《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获纪实文学奖;张之路的《极限幻觉》获科学文艺奖;李丽萍的《选一个人去天国》获青年作者短篇佳作。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文学奖,每三年评奖一次。自设立以来评选出了一大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对于鼓励儿童文学创作,推动我国儿童文学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