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雷颐新书少好书更少

2008-01-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韩晓东 我有话说

上一次陪雷颐逛北京图书订货会,赶上当天报纸签付印,等我下午4点赶回报社,差不多整期报纸就等我这篇稿子了。这次又赶上忙活本报的年度好书颁奖发布会,只好利用午饭时间把他从几位专家的高谈中“抢”了出

来,“摁”在皇家大饭店――本届订货会专家荐书发布会所在地――大堂的沙发上,突击采访。

问他今年逛订货会的总体印象,答曰:“新书少,好书更少,社科类好书尤其少。”实际上前年、去年雷颐也说过类似的话,但今年“尤其感觉明显”,“股票、理财类图书铺天盖地,社科新书却没多少。好多出版社展位上摆的都是去年甚至是前年出版的老书,有的则是两三年以前出版的书又重印了,如果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年的出版繁荣怎么办?”

谈及他的新作《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话题自然而然转到近两年势头很盛的历史随笔出版,雷颐担心大量由非历史学专业作者写作的作品,会在严谨性上有所欠缺,同时希望学院派作者采用一些更为通俗生动的写法,以便让更多的普通读者亲近历史作品。

以下是雷颐推荐的图书。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科文献出版社),作者杨奎松曾是雷颐的同事,雷颐称赞他“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会提出新观点”,称赞这本书“用了国共双方一些很难见到的档案史料,来对国民党历史上的联共与反共――实际上是国共双方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关系做了全面的梳理,整理得很清楚,分寸把握也恰到好处。在很多问题上,作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以史料为基础提出了新的观点,澄清了很多历史真相”。谈到《结社自由及其限制》(社科文献出版社),雷颐说:“我对现代民间团体、公民社会的产生越来越感兴趣。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对于结社的自由及公民社会的产生,在哲理尤其法理上还存有一定的知识欠缺。本书即从法理上对此做了清晰的说明。书里谈到了外国的情况,也有一部分谈到中国当代结社自由的发展困境,谈得比较深入,是我们社会面临要解决的比较前沿的问题。”

《未央歌》(黄山书社)是雷颐很早以前就听台湾朋友说起的,“台湾的年轻人特别喜欢这本小说。当我们这边的学生热读《青春之歌》的时候,台湾那边的知识分子多在读《未央歌》。《未央歌》的作者鹿桥是何兆武先生的同学,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在2006年出版后也很受大家欢迎。两位都在书中回顾了西南联大的学生生涯,不同的是何先生是回忆,鹿桥先生是通过小说的形式反映当年的情况,写当年学生怎么样学习、生活、恋爱、参加运动,会使我们对那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而《心月何处》(东方出版中心)则让雷颐“2007年秋季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恐怕只是写工程、技术的,以歌颂为主,但仔细一看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作者胡平把中国社会这几十年的变迁通通熔入一炉,所以这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工程书,写得特别好”。

“文化纠错丛书”(中国书籍出版社)让雷颐想起“去年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主持人曾向一位嘉宾说,‘听说家父刚刚去世,你很悲伤’,实际上‘家父’是错用,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类事情还有很多,一些我们在过去的文化环境中常用到的词汇,放在今天的语境中却常常出错,有这样一套丛书来纠纠错,特别好。”

《经济学笔谈》(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作者叫王东京,雷颐表示经常读他在各种杂志、报纸上写的关于经济学的文章。“本书是文章的合编。如果你对经济感兴趣,对经济学感兴趣,但对高深的经济学术语感到挠头,可以来看看这本书。王东京把当代经济学的前沿问题用非经济学专业的研究者能看得懂的生动语言,讲述得一清二楚,很有功力”。

《85美术运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讲述了1985年那场美术运动,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石破天惊的意义。雷颐认为:“那时候艺术发展的环境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运动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以及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压力,很多人为此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恰恰因为有那一代人的承担和付出,渐渐地才有‘798’,有了很多前卫甚至是荒诞的行为艺术,有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在。作者高铭潞不简单,他搜集到了许多偏远地方的相关资料,很客观地记录下当时的历史。本书资料丰富,分析深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