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

2008-02-1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杜大恺 我有话说

在大众心里,公共艺术还是一个很难接近的概念。目前,困扰中国城市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就业不充分、收入不均、交通拥堵、教育收费过高、房价不断攀升等。时至今日,诸如公共艺术之类关乎城市精神层面的问题,俨然如脖颈上的项链可有可无,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公共艺术亦并未真正引起

关注。但是,北京美术家协会还是在不久前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共艺术委员会,这似乎是一个信号,公共艺术已离我们不远了。

其实,公共艺术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看看建筑工地隔离装置悄然发生的变化,你就会相信这种看法不是姑妄之谈。从没有隔离装置到有简易的惟隔离为目的的装置,再到变换着式样使隔离装置具有观赏性,这一过程意味着城市在精神期待方面的进行性跨越。

人们对精神的渴求是不会被真正遏制的,物质消费能力的增长通常与精神期许的增长亦步亦趋,物质消费能力越高,精神期许越强烈。

城市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今天,一般意义上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多半以城市化的程度为标准,中国亦不例外。城市化已经不可逆转,它不只是生存场域的更迭,还在改变着社会的形态。与城市化相携而至的是公民社会,这意味着公民将成为城市的主体,并同时成为社会的主体。公民的权力、意志、欲望、兴趣将决定城市的价值趋向,亦决定城市的命运。因此,城市化与社会理想具有同一性,这也决定了公共艺术的价值归属。

与人类曾经历的漫长的农耕抑或狩猎时期的生活比较,城市生活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生活是很短促的,而在制度意义上的现代公民社会更是新近的事。我们今天看到的城市是繁荣、喧闹、充满希望与机遇的,它几乎在集合了全部社会财富与能量的同时,贪婪、冷漠、嘈杂、冲突亦伴随而生,甚至充满陷阱的状态也是城市的特征。牧歌式的闲散安逸、悠然自得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对生命意义的拷问空前地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情景,公共艺术应当做什么似乎不言而喻。

公共艺术作为概念是可以不去讨论的问题,它其实没有范畴,也不需要范畴。任何用近于艺术的方式为城市所作的努力都在它的视域之内,公共艺术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构筑公民社会的理想提供服务。公共艺术所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崭新的社会背景,每走一步都是创造历史的行为。至于具体的创作行为是没有模式的,地理、物候、历史、风俗、信仰、规模、机遇等许多与城市生存密切相关的条件是充满变数的,创作应当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杨晓所著的《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不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关于公共艺术的著作,但却是一本非常有特色的专著。书中非常细腻、精准地论述了在技术、伦理的社会转型历史境遇中,艺术为何向大众倾斜,倾斜的过程中为何同时导致艺术语言的变化。本书告诉我们,公共艺术不是突兀而至的,它的到来不可避免。作为一个对公民社会充满憧憬的艺术家,我对本书的出版感到欣慰,一个年轻学者处在重大社会变革的时期,能够从一个具体的专业角度做出切实的回应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公共艺术真正的发展在于实践,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会使人流连忘返。

《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杨晓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12月第一版,定价:5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