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藏品受损:应抓住的文化教育机会

2008-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河南省开封市 刘克梅 我有话说

近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福建省博物院春节期间试行免费开放,仅仅几天就接待游客近八万人次,因参观人数过多导致自然馆内一些藏品受损,“大象”的尾巴被揪下来,昆虫演示器被扯掉,不少标本被破坏,连展馆大门都被人群挤坏……损失累计达十多万元。如今,展馆不得不暂时闭馆整修。

被迫关闭修整虽是一种必要

的文化保护,但在我看来,不如将“藏品受损”的现状保留下来,给文化工作者和广大观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受教育机会。

首先是文化工作者强化管理、细化管理规则的机会。长久以来,博物馆、文化馆“沉睡不醒”,门前冷落,很多文物部门不自觉养成了一种管理惰性。他们错误地认为,社会的文化热情不太高,群众不会对文化文物如此执迷。结果免费开放后,“他们对人数没有控制,每天参观人员平均一万多人次,这是之前没有预料到的”。大量人员拥挤和管理措施的滞后形成管理漏洞,造成藏品受损。

在博物馆等免费开放成为文化大趋势的今天,福建省的教训就是其他地方的教训,群众的文化热情是非常高的,如何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预案、安全措施杜绝藏品受损,尽可能为群众提供完善、完美的文化精品,而不是动辄闭馆,已经成为文化部门不容忽视的管理问题。

其次,也是观众提升人文素质、旅游道德的机会。尽管我们这些年经济上翻身了,可在道德作为上和洁身自好方面,还有很大距离。

所以,文化文物部门不妨将这些受伤的藏品当作社会公共道德的试金石,当作社会道德的催化剂,通过这些“受伤的文化”,唤醒个别道德落后者,杜绝继续出现“不珍惜文化”的文化丑陋现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