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死生亦大矣

2008-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郑晓江 我有话说

鲍延毅教授以一己之力耗时26年编撰的辞典《死雅》,是一本汉语“死亡”的同义、近义词语专门辞典,收录了古今汉语典籍及近代以来中文报刊中有关“死亡”的文言、白话、雅言、俚语、普通话与方言等的同义词

和近义词语10494条。这部150万字的巨著作为我国首部汉语“死亡”词语专科辞书和首部“独词语”(“死亡”)辞典,学术价值自不待言,对人们充分把握有关“死亡”方面的文化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也许有人纳闷,一个令人惊恐的“死”字,竟然能在中国历史上派生出一万多条的辞语。其实并不奇怪,中华民族向来被认为是一个“最为养生送死操心的民族”。数千年来,“死亡”在中国人心理与精神层面上反射出无穷的变化,积淀成了深厚的生死文化传统,体现在语言上则有着几乎数不清的表达方式。比如同样是“死”,因为去世者的地位不同则有着不一样的称呼。王力先生指出:“因为死是人们所最忌讳的,所以常常给它们找别名。”(《汉语史稿》下,科学出版社)作者也是受到这一观点的启发,萌发了编撰这部辞书念头的。这些情况表明,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关于“死亡”的辞语如此众多,其原因不仅在于特别重视生死丧葬之事,而且将生死之事演变成为社会中区分贵贱亲疏、身份地位的一种制度,当然也反映了人们避讳死亡的心理欲求。今人若翻阅这部大辞书,一定会为如此丰富的语词而惊叹不已。

这部大书,除了学术史、语言史上的价值之外,究竟能为现代人提供什么呢?

首先必须明白生死问题的普泛性和重要性。生死不由人,由生之死是自然而又震撼的现象。伴随着死亡现象的产生,人们大多会产生悲伤、恐惧、痛苦、焦虑等负面情绪,让我们不得不去正视。同时,巨大数量的要处理生死问题的人群,需要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生死观教育,需要对将逝者作临终关怀及对丧亲失友者进行抚慰,需要让人们学会由死观生的方法,获取积极的人生态度。众多非正常死亡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全社会必需开展生命教育,特别是对学生、家长、教师等开展系统的生命教育,走出生命的误区并能够正视死亡现象,是极其重要并且刻不容缓的事情。

但是目前来看,从我国学界到民间,对生命教育的认识都还有待于作深入的研究与推广。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大力推行现代的生死观教育。从这样一个背景来认识《死雅》的意义,就可以看到,这本书将为研究中国人之生死观提供丰厚的资料,从而为现代生命教育的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举一例以明之。社会上有一种“人死如灯灭”的生死观,有的人藉此沉溺物欲,无所顾忌甚至胡作非为,认为“反正都是要死的,死了什么都没有,还有什么不能干!”也有人因此心如死灰,认为“人都要死,努力又为了什么呢?”这是危险的人生观,“人死如灯灭”的观念作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就有一种重要的生死观,可名之为“死而不朽”。在《死雅》第105页释“不朽”条云:不靡灭,永存。特指杰出人物,虽死犹生,精神永存。又引《国语・晋语八》:“死而不朽何谓也?”韦昭注:“言身死而名不灭。”由此可引申这样一种健康的生死观:逝者已矣,但其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可以存在下去。当人们的生理生命结束之后,其在世间构建的血缘生命、人际生命、精神生命还存在。死是人“生活的终止,但生命可以永存”。意识到这些,接受了现代科学教育且无宗教信仰的现代人可以更加明了自我生命中的责任。

在我看来,中国人用来对付死亡的传统文化资源,如“生死轮回”的观念等,已被基本打碎并遗弃,而新的应对生死问题的观念又付之阙如。许多人难于或羞于表达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没有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及抚慰,在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中走向人生终点。如果他们能够在生命教育中真正明白,死亡是人之生活的终止,人之生命如血缘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等可以延续乃至永存,那么,人之死就不是个体全部的毁灭,死后生命的永存能给我们以莫大的宽慰。这即是《死雅》一书收录的“死且不朽”、“死而不亡”、“死有千秋”、“死有重于泰山”、“死留碧血”(286)等蕴含的传统生死观表达的深意。鲍延毅先生生前系全国优秀教师,为著述此书孤身奋斗26年,最终竟以身殉,亦是“死且不朽”的有力旁注。

人们仅仅立于“生”是得不到真正的“生”的;只有立于“死”的基点来看“生”、来思考“生”的方向与价值,才能获得真正的“生”。这就是站在人生的“终点”来看人生的“中点”,“自死而得生”。从上述视角来看《死雅》的撰写与出版,其意义与价值就更大了。这本书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在生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一下死亡问题,形成自己合理的死亡观与死亡智慧。同时,也可对自我进行必要的生死教育,以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创造生命的辉煌;同时也提升自我抵御死亡恐惧的能力,终则达到超越死亡之理想境界。

《死雅》,鲍延毅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出版,5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