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寻访卫匡国……

2008-02-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姚小平 我有话说

卫墓碑记

2007年岁暮,赴浙大参加“首届中国话语研讨会”,欲借机踏访明末来华教士卫匡国(Martino Martini)之墓。20世纪90年代我就发愿来探,却始终

未能成行。日前为卫氏《中国文法》(Grammatica Sinica)汉译本写毕序言,遂想,此番无论如何也要作一游。研讨会上尝作发言,题为“文化是存在者的创造”,大意是:任何形式的文化都是存在者创为的结果,有存在者及其活动,始有各类文化果实。今人赏玩、分析、评判各种文化作品,然而它们一度活泼的主人,那些赋予作品以生命、意义、价值的存在者,却往往脱出研究者的考察视野。读人之著,欲识其人,人既不可遇,至少其墓尚可寻。此行便是去寻一个曾经的存在者。

行前查索电子地图,及杭州旅游图,其上均标明此墓所在。打车至西湖区老东岳大方井,省中药研究所附近,北行数分钟,到古墩、西溪丁字路口,见一处院落,以铁栏圈起,门牌挂西溪路549号,便是其址。栅门大开,不见游人,景点牌子在园内:“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卫匡国墓”,立于1989年12月。此地仍叫大方井,从前确有一眼好井,可惜一些年前已干涸填没。所在山麓旧属教会,文革期间自然不保;后又盖楼建厂,成为一省工业砥柱。前人在此为西士造墓,本是看中地僻人稀,不料如今西邻啤酒厂,东毗药业集团“青春宝”,门前车来货往,墓主已难享安宁,环境也极欠谐调。

墓园前,植一棵巨樟、数株棕榈。沿墓园里墙,新栽一排细竹,墙外是酒厂储瓶区。墙根下,铺有青石板路,上积经年苔藓,板块已七歪八硗,尽被大树蔓根顶裂。牌坊用石材,当为原制,不甚高大,粗雕而已。有文形容它“高耸华丽”,然而比之徽州棠樾牌坊群,恐不会得此印象。其上匾石镌“天主?教修士之墓”,背面镂“我信肉身之?活”。进十余步,上三级低阶,便是石墓。其室甚小,长六米许,宽不过五步。据传原墓已毁,如今所睹系于1985年复建。虽只廿余年,条砌青石缝中却也生出茵茵绿苔,仿佛久历沧桑,令驻足者顿觉悲凉。室顶竖有十字,下刻“天主?教公坟”。室门面西,或有寓意,逝者想必深盼魂归故里。铁门带锁,两侧墙上开对称米字窗格,惟内里黢暗,难见所藏(当为陶瓮,盛西士骨殖)。室前各置矮碑一块,碑题“天?耶??泰西受?德品??公之墓”。右碑载六位墓主,略记名姓、国籍、生卒、来华年份(空缺之处悉照原刻):

??中先生,?儒望,?名若翰,波耳杜嘉??人,於??甲午年入中?,於天?癸亥年正月十三日卒,享年五十八?。

金四表先生,?尼?,?名尼各?,拂?第??人,於??己亥年入中?,於崇?己巳年十月二十八日卒,享年五十二?。

黎攻玉先生,?甯石,?名伯多?(利伯落),波耳杜嘉??人,於年月日卒,享年十?。

徐左恒先生,?日?,?名尼各?(??),?勒?尼??人,於崇?戊寅年入中?,於年月日卒,享年十?。

郭仰?先生,?居?,?名辣??(加?尼阿),意大理??人,於??甲午年入中?,於年月日卒,享年十?。

伏定源先生,?若望,?名芳望(福?依斯),波耳杜嘉??人,於天?甲子年入中?,於年月日卒,享年十?。

左碑记四位,尚余半块空碑,似为后继者预存,但终究没有续文:

?演西先生,???,?名?努??(低?斯),波耳杜嘉??人,於??庚戌年入中?,於?治己亥年月日卒,享年十?。

??泰先生,?匡?,?名???(得??定斯),意大理??人,於崇?癸未年入中?,於?治辛丑年五月初六日卒,享年五十五?。

洪??先生,?度?,?名翁伯??(金日里),拂郎???人,於?治丙申年入中?,於康熙癸丑年五月二十五日,享年五十七?。先生,?,?名?,??人,於?治年入中?,於康熙己亥年

最后一位信息最缺,连名字也不详。其余九人均录于费赖之撰、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卫匡国其人其事见传第九○。据碑文载,卫匡国只是埋骨于斯的众西士之一,并不独享殊遇,然而今天这座公墓却更常叫“卫匡国墓”,足见他在后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而他的经历和著述,也的确值得特笔书写。他于崇祯末年抵华,目击清军南下、攻陷江南,以《鞑靼战纪》一书记叙形势、实录战情。他亲自踏勘南北,绘制多省地图,编为《中国新地图志》;又撰写《中国上古史》,探讨华夏古史,实则也对中西历史纪年作了比较。1650年,来华西教诸派爆发“礼仪之争”,卫匡国奉教皇诏命回罗马,代表在华耶稣会士执言,力陈利玛窦所定播教方针,即遵从中国人祈祖祭孔惯俗的好处。返欧期间,他的上述三部著作得以出版,引发了一股探索中国历史文化的热潮。此外,他把《中国文法》的拉丁文抄本赠给几位朋友,这部作品虽未公开梓行,但经由学人辗转传抄,成为早期欧人认识汉语结构的重要文献。此前也曾有传教士为汉语编写过语法书,可惜都已失传,卫匡国之作是迄今所知保存完好的第一部,比道明会士瓦罗(Francesco Varo,汉名万济国)所著《华语官话语法》(1703年刻于广州)早了半个世纪。至于中国人自撰语法,则晚至19世纪末,1898年始出《马氏文通》。

17世纪东西交通的艰辛超乎今人的想象,半数西士注定要在中途殉难。卫匡国于1650从福建启程,抵达罗马已是四年之后。那时欧人前来中国需要十足的胆魄,而归去复来更需要双倍的勇气。1657年,卫匡国在里斯本登船,于次年回到杭州。倘若要找一个纪念的理由,那么,今年是卫匡国重返中国350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