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POD技术渐领潮流

2008-02-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库存将消失?

走进Lightning Source公司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印刷厂,该公司CEO拜斯特给记者展示了该公司按需印刷(POD)业务的一个个里程碑:公司从1997年创建初的3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每周数字扫描2000多种书籍印刷120多万册;“达到第一个1000万册的印量我们用了整

整7年时间,而2007年前11个月我们的印量就已经超过1000万册。”拜斯特自信地对记者如是说。

Lightning Source公司是一家按需印刷的出版企业,其业务涉及出版的各个领域,这几年发展迅猛。作为Ingram集团的子公司,Lightning Source在过去10年中已经发展成了这个集团10几家分支中的“老大”。该公司也见证了POD技术正在改变着书业的面貌。

曾几何时,按需印刷(POD)还仅仅是一个概念。这个模式不像以往那样:先把成千上万册书印好,然后送入物流体系,再进入大大小小的书店,最后销售到无数读者手中。POD技术则是把销售提到印刷之前,就是说有了订单才开始生产。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目前POD的印刷质量已经和批量印刷没有什么区别。出版商正在以极大兴趣期待着:POD技术的巨大潜力改变书业的供应链,甚至将使出版社的仓库消失。

无可否认,批量印刷仍然比POD在生产成本上占有一定优势。关于POD印刷成本高的问题,拜斯特有话要说:一般的衡量方法有问题,因为除去库存成本和因未能及时加印而带来的销售损失,POD的单册平均成本要比批量印刷低很多。“只要书店的书架上还有书,我们就有生意的空间,”该公司的执行财务总监普伦泰斯自信地说,“除非像哈利波特这样超级畅销书,我们可以解决任何出版的印刷问题。”

按需印刷(POD)是伴随数字技术和现代高速印刷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它先将书稿以数字形式加以储存,当有人需要其纸质形态时才进行印刷装订。它有两种形式:一是POD,即所谓订单型的按需印刷。二是小批量数字印刷,即在书店或其他物流渠道提供仅仅几百本的书籍。由于有了一个虚拟的数字出版数据库,出版商、零售商和读者就有了一个不受出版时间和地点限制、容量巨大、随时可以变为纸介的书单。

未来出版的方向?

Lightning Source公司和其他的按需印刷商正在努力创造一个没有退货、没有断货、产销平衡的理想境界,走进Lightning Source的工厂好似进行了一次出版的未来之旅:任何领域的任意图书都会在48小时内完成从排版到印刷再到送货的全过程。

拜斯特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的生意正日渐红火,已经拥有了3个印刷企业,从微软的计算机书,到16世纪的手抄善本,都在以几本到几千本的印量在生产。拜斯特指出,POD已经在大学出版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创造了所谓“虚拟出版商”,即没有自己的库房,书目、定单都通过网络展示了传播,印刷则通过POD技术完成。

Lightning Source虽然是最大的POD企业,但绝对不是唯一一家。Book Mobile的老总李普尔说,该公司原先是一家设计小门脸,1996年,当他在读到关于POD技术的文章后受到很大启发,决定投身其中。目前,该公司已经有几十名员工和500多家固定用户。该公司为许多行业组织的专业书籍进行订单生产,业务甚至伸展到了哈佛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知名出版社。Book Mobile的平均印量都在3000本以下,印刷的品种主要是个人诗集和非知名作者的文学作品。李普尔告诉记者,他们在价格和质量上很有竞争力。从销售商和读者的反馈来看,POD技术生产的图书几乎和大批量的没有任何区别,同时书价也相差不多。

Bridgeport National Bindery是美国另一家从事POD的公司,该公司副总拉尔逊同意李普尔的观点,他们是一家主营图书馆装订业务的企业,“我们的POD业务呈现典型的长尾特征,几乎都是25本、50本、200本这样的订数。虽然单位量小,但是总额可观。目前我们的POD分部已经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了超过20个人。”他介绍说,55%的业务来自装订,30%的业务来自像Lulu.com这样的虚拟出版商,15%来自为其他印刷商的装订业务。“我们是新手,但是我们看好‘一次出版一本书’的模式。”

一些资深出版人认为,目前的POD是长尾理论的一个实例:在线搜索和数字印刷共同作用下,以前认为最无利可图的图书现在也有了出版价值。

同时有些业内人士也认为POD的生产成本仍然过高,与同样书籍的大批量印刷成本相比,POD一般要高出2-3倍。出版商希望POD产生长尾效益,作者希望自己的书随时能够买到,这其中也存在一个矛盾。不过尽管如此,像S&S这样的中型出版企业目前已经有2600多种图书进入了POD目录,预计这个数字将以每年300种到400种的速度增加。

另一位资深业者指出,POD技术生产的图书不适合那些廉价的大众平装书,那些价格呈现刚性的大学教材以及专业学术书籍适合采用该技术。

R&L公司也是POD技术的一家企业,其CEO赖恩表示,一年时间里该公司的印数已经从5000册增长为30000册,目前他们有7000种图书的数字印刷数据库,他表示该公司有500000种图书,目前他们正期待着POD技术在整合这些资源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很快形成气候。”对于POD,赖恩满怀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