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追求至善的“资本精神”

2008-03-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欧阳日辉 我有话说

马克斯・韦伯认为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精神基础是新教伦理孕育的“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在主张合理追逐财富的同时又强调合理限制消费的必要性有力地推动了资本积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我们需要一种不同于韦伯式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资本精神”。卢德之博士

的新作《资本精神》力图塑造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探索支持中国市场经济的一种精神,找到中国企业家应具有的灵魂。

资本精神的基本要义是发展。资本精神是引导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灵魂。获取和积累财富是一种需要创造力和专业精神的活动,企业和企业家是用商业智慧和商业精神追求效率和利润。一个没有使命感、没有精神追求的企业是不大可能有长久生命力的。卢德之认为,资本精神是一种能够引导企业合理地、系统地追求利润,再以合理的方式处置财富的道德状态,能够规范和约束资本的野性和冲动。市场经济发展史中,西方企业家通过积累资本获得了经济力量,通过禁欲行为取得了道德力量,不仅取得了经济优势,也取得了道德优势,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中国的企业家不仅需要掌握创造财富的手段,还需要用资本精神来照亮前行的道路,凝聚人们的力量,统筹协调社会的资源,保证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资本精神追求为至善创造财富和处置财富。至善是人终极的普适的道德理想,是人类理性的至高处,存在于我们灵魂的深处。只有怀抱超然道德理想的人,才能超越自我;只有超越于人的肉体和欲望的至善,才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创造财富的神圣激情。卢德之认为,领悟至善的召唤―获得良知―获得良能―为至善创造财富―为至善处置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就是有限的人接近无限的至善的过程。这样,资本就从朴素的追求财富的善心出发,演绎充满激情的创造财富的善行,修成荣光四溢的布施财富的善果。资本开始具备精神力量和道德约束,开始褪去动物野性而趋向人性、神性和至善的境界。资本精神使人的生命得到超越,给生命赋予了终极意义。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为神圣的目的而花钱,是卢德之倡导的资本精神。

资本精神强调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良田万顷,日食斗米;广厦万间,夜眠七尺。取利而成仁,是经商的最高境界。企业家的道德要求要高于一般人,因为他们要“自觉地”承担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别人的责任,用财富建设社会,做穿过针眼的骆驼。资本应由具备资本精神的人、具备“良知良能”者或尊崇并践行资本精神的社会使用,同时,企业和企业家必须对企业和社会负责。在卢德之倡导的“资本精神”里,慈善是富人的解脱和精神升华,企业家应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资本精神是推动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对财富的不断追求,是人类客观不灭的人性。资本具有天然的扩张本性,如果不加以约束,它就可能像一头闯进瓷器店的野猪,造成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导致经济衰退和社会危机。转型经济时期,我们必须寻找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道德支柱,找到使中国企业成长壮大、推动财富不断涌流的精神源泉。卢德之认为,完全靠外部高压来运作的市场经济一定是最贵的市场经济。

卢德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2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