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五种病症,一剂良方

2008-03-0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胡蝶 我有话说

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今社会,这本《禅学经济――节约才能拯救世界和自己》所宣扬的思想恰如一阵清凉的秋风,令人冷静,令人反思!

本书作者罗伯特・万・德・威尔目前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从事了20年的经济学教学,同时,他还主持一个教堂的工作,该教堂以汲取世界上各种精神文化的精髓来感化信众而著名

,颇有些蔡元培先生当家做主时期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气象。威尔先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他的著述也颇丰,内容跨越经济学、宗教和历史等多个方面,他的《禅学经济》就是一本纵横多个学科的人生读本。

在本书“序言”里,威尔开门见山地指出,五种可能导致人类世界悲剧并让我们深切焦虑的事实因素,正活跃在人类历史舞台上,威尔形象地称这五种因素为五位“悲剧人物”。这五位“悲剧人物”,第一个也是最突出的一位,就是好战的宗教徒们。当今世界正大行其道的几大宗教,它的信徒都认为或者声称自己所信奉的教义应该拥有精神上的绝对垄断地位,并因此认定或者声称其他教派的信徒都是灵魂上的敌人。第二个“悲剧人物”,是世界各国之间不断扩大的经济差距。更让人头疼的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被认为与宗教军事主义之间确有复杂的关系。第三个“悲剧人物”,是全球变暖。更具悲剧性的是,最近几年,每一次国际性的为共同减少气体排放的合作努力都以失败而宣告中止,这似乎彰显了一个事实: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似乎缺少个体所具备的自卫能力。第四个“悲剧人物”,是公共服务的衰退。在整个20世纪的进程中,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尽管政府税收占了国民收入大蛋糕的相当大比例,但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依然供不应求,相对缺乏。第五个“悲剧人物”,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悖论在于:社会上人们生活越富足,她们生的孩子就越少;人们生活越贫困,她们生的孩子就越多。

显然,威尔笔下的这五位“悲剧人物”,就是当今人类社会地球村里同时存在着的五种病症,那么,该如何救疗这五种病症呢?威尔先生开出了一剂药方,即“节俭”。威尔先生着重分析了经济发展史、尤其是日本国情下的“节俭”。无产阶级的经济学家马克思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都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需要建造厂房和购买大量机械设备,这时节俭是非常重要的。而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则相信清教徒强调崇尚节俭是一种美德的信念支持了北欧早期的资本主义发展。日本人的节俭在20世纪中叶经济复兴扩张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日本婉拒外国资本“援助”,主要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国策。这是在讲节俭的正面,节俭正像货币,还有另一面,马克思和凯恩斯也都注意到了,当资本主义发展成熟、人们普遍富裕时,节俭就成为了一种阻碍经济再向前的因素。上世纪日本之所以会出现“失去的十年”,原因正在于:日本人过于节俭。正像真理再向前多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论一样,节俭的后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凯恩斯指出,节俭本身是个悖论。当然以上是历史性的考察,如果结合现代西方发达社会垃圾商品充斥市场的现状,尤其是在五种会给世界带来悲剧的事实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威尔则又明确无误地指出:节俭实际上是合理和精明的体现。威尔的意思很明白,在五位“悲剧人物”闹腾地球村的现实下,地球人应以节俭来应对。当今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社会之所以会出现五位“悲剧人物”,一言以蔽之,商品供应过剩,开发自然过度,所以,正该节俭应运而生、顺势而为。

威尔先生还指出,节俭这种美德根植于禅学文化。禅学在日本发展至最高境界,贤明睿智的禅学家们善于通过一些“谬论”来引出智慧的真谛,因此,威尔先生把节俭在富裕社会里存在的现象叫做“禅学经济学”,他还说也可以更精确地叫做“个人禅学经济”,因为它所解释的是有关个人的经济节俭行为。然在笔者看来,叫“禅学经济”似乎比“个人禅学经济”更好,因为,不应把这门经济学局限于微观领域,更因为,个人的节俭还与政府的公共政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威尔先生在这本书中所讲的节俭,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重含义,一是理性消费,就是拒绝过度消费,或者拒绝消费那些没有实际价值的垃圾商品;二是适度消费;三是把俭省下来的金钱、时间和空间用于投资。关于投资,威尔先生建议读者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投资于实体资产,二是投资于自身。实体资产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动产,如房屋、办公楼、农业用地以及租金收益,二是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现金以及分红和利息收益等。威尔笔下的投资于自身也分为两方面,一是注重心理建设,如接受教育、汲取知识营养,二是注重生理保健,如修炼印度的瑜珈和中国的太极。通过内外兼修,达到身心平衡,所以威尔先生在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是:“因为这才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英】罗伯特・万・德・威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16.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