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师资与教材:实施通识教育的瓶颈

2008-03-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洁 我有话说

□中国的大学生一个学期修十来门课乃是常事,疲于奔命,什么都知道点儿,但哪门课都没有足够的深度留在学生的生命中。

□如果把通识教育定义为经典选读,那么,我们通识教育的问题――无论是教材还是师资都非

常明显。

□美国大学在50年代通识教育全盛时,包括哈佛、芝加哥大学在内的名校,基本上都是由全校最有名的大师级学者教本科一年级的通识课。

中国文化论坛举办“首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茫然,他们理解的“通识教育”不是这么回事!

对于通识教育,虽然不同的教育者和教育部门还有不同的认识,还算不上成为共识,但毫无疑问,实施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不能忽略的声音。包括复旦、北大、浙大在内的多家一流大学,也或早或晚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尝试。还有更多的高校,正在密切观望和跃跃欲试中。但也就是在这种摸索和尝试中,通识教育实施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2007年7月底,中国文化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首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暑期讲习班”,听讲者很多是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演讲者基本上是成名成家的学者。讲的内容是经典细读,包括刘小枫讲尼采的《敌基督》、李学勤讲《史记・五帝本纪》、甘阳讲索福克勒斯的《僭主奥狄浦斯》、汪晖讲鲁迅的《破恶声论》和《呐喊自序》等,结果听讲者有部分难以适应,甚至根本就找不到书,这些经典不少也是他们没有读过的。而且,这种讲授让很多高校教师感到茫然。他们理解的“通识教育”不是这么回事!

近十年来,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推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诸如“哲学概论”、“中国哲学智慧”、“西方哲学智慧”、“中华文明通论”、“西方文明通论”、“音乐欣赏”、“中国现代文学”等等,不一而足。为了配合这一类人文素质课程,一些出版社出版了相关的教材,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名家通识教育讲座系列”,包括《西方哲学十五讲》、《中国历史十五讲》、《外国文学十五讲》、《现代天文学十五讲》等,这些教材大多由某一领域的专家编著,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在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这些提高学生人文基本素养的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可以自然地转为通识教育。

毋庸讳言,这些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并培养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概论类”课程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容易让大学生养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毛病。“事事通,事事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个认真学过“西方哲学史”的学生,对西方哲学家的名字、主要思想、传承流派都很熟悉,也完全能脱口而出几句经典名言,但很大的可能是从没有读过《理想国》或《论语》,以后也没有能力独立阅读和研究哲学原著。

1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