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

2008-03-2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国风 我有话说

我们从远古先人的基因里就懂得了:爱生活,为了希望和明天;爱自由,它的价值超过鲜血;爱和平,像长城的每一块砖,都含蕴着温馨之光;爱友谊,丝绸路上,风沙湮不没摇曳的驼铃。各国文明、各路口音以及各个种族之间的爱,它们把它看作是一种甜密的责任,一起沉沉地、沉沉地埋在心灵深处。

一个朝代又一个

朝代滔滔涌过。如今,五千年纷争兴衰已消失在马蹄尘沙中,舒缓的地平线上只有旌旗残堡,断垣颓壁。但却仍能感到,斧的威严、剑的锋利和一个民族不屈的意志和精神,这不朽的东方古文明和一首首史诗,一个个故事,一支支古曲,高挂在迎风送月的楼头和檐角的铁马一起摇曳,使我们无时不感到历史的呼吸和先人的召唤,那深埋在离离荒草中的一座座神的碑,佛的塔,帝王的陵寝,静静地闪烁在一个又一个世纪的暮色苍茫中,在卷帙浩繁的线装典籍中,在历史辎重的行列中,在低飞的墓草烟云中,辉映着头上万古不灭的星斗。哪怕光阴匆匆流转,人间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却总在一次次地战胜危亡中突破、成长,随着一代代新人的诞生而诞生。

今天,当我们的孩子坐在明亮的教室,摇摆着头,背诵历史故事时,他们睁大眼睛,遥望几千年前那头亮着的一朵飘动的火光惊异地发现:啊!我原是属于这样一个值得自豪的古老民族和祖国。

文脉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从根本上说,更是一个民族的命脉。一个没有文脉的民族,就像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国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防,是注定要灭亡的。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脉,在各种文化的激荡和碰撞中就会被别的、比自己文化上更强盛的民族所融合和同化。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千万年而不绝,就是因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中华文脉没有枯竭。我们的民族虽然多灾多难,历尽沧桑,中华文化虽然屡遭浩劫,但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愈烧愈茂,愈挫愈奋。这是因为,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有一批舍身求法的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以身殉道,使中华文明的薪火永续相传。从老子、孔子、孙武、周公到屈原、司马迁,从建安七子到魏晋名士,从李白、杜甫到朱熹、张载、二程、司马光、苏轼,从王夫之、顾炎武到曹雪芹、蒲松龄,从王国维、陈寅恪到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等等,史不绝书。就是这些在人们看来懦弱迂腐的书生们,在弱不禁风、斯文谦恭的外表下,却有着一副不可侵犯的凛然傲骨,正是他们成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之人。

12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