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news

2008-04-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崎川 我有话说

伦敦成为世界博物馆之都

据日前的权威统计,伦敦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目前比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城市都要多,这无疑为其“世界文化之都”的说法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据称,去年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40个博物馆与美术馆中伦敦就占据了七席,比任何与之竞争的城市都要多。巴黎、

马德里各有三个,华盛顿、芝加哥、巴塞罗那和莫斯科各有两个。

伦敦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是塔特现代博物馆,去年吸引了520万观众,遥遥领先于大英博物馆的480万与国家美术馆的410万。虽然伦敦的博物馆数量可能举世无双,但巴黎占据了世界上博物馆观众人数最多的首席与次席。卢浮宫以参观人数830万位居榜首,其次是刚刚装修完成的蓬皮杜中心(550万)。塔特现代博物馆排第三、大英博物馆第四,而英国国家美术馆排第八。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坐落于英国格拉斯哥市的凯尔文格罗夫艺术美术馆与博物馆以220万观众位列第14名,等于洛杉矶的格蒂博物馆与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观众数量之和。位列10名之外40名之内的其他伦敦博物馆有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第12名)、国家肖像美术馆(第22名)、塔特不列颠(第23名)和皇家学院(37名)。

法国抵抗运动新视角

法国正在经历一场对本国“二战”期间投靠纳粹的法奸看法的重大转变,而这个转变是由一部新出品的重点讲述那些未受到歌颂的抵抗运动战士的电视电影引起的。历史学家说,在经历过一个时期的对战时抵抗运动大肆歌功颂德之后,法国人在近几十年中转向了对德国占领期间自己的祖国屈服于敌人的一种民族罪恶感。不久前在法国电视台播映的文献电影片《抵抗运动》(La Resistance),重点反映在4年的纳粹占领期间通常是小规模、不为人所知的抵抗行为。历史学家拉博利说该电影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大量的人民拒绝投降或投靠敌人”的事实。拉博利著有《维希政府治下的法国与纳粹占领》,他说该电影有助于反击“懦弱、无能法国”的流行观念。那种观念“是我一再听到的陈词滥调,尤其在30岁左右的这一代人中根深蒂固”。他在接受采访时还说:“甚至在德国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时,绝大多数的法国人也从未认可与纳粹勾结的政策。”

电影的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抗敌事例,如16岁的法国青年因割断电话线被捕、一位少年在被枪决之前向德国人吐出了舌头以及矿工们冒着生命危险举行罢工。第二部分集中反映那些掩护犹太人或者拒绝出卖邻居的法国人。法国抵抗组织自1940年7月至1944年8月间,在贝当元帅的领导下抗击了纳粹的侵略与维希政府的卖国投敌。直至今日,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认为投身于抵抗运动的法国人有数十万。现供职于法国康城战争纪念馆的历史学家马克・鲍迪埃指出,关于抵抗运动的官方数字并不能反映其历史全貌,并说:“今天我们已不再看得黑白分明了。当然会有法奸,然而许多抵抗战士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并不大肆声张地反击着敌人。”

毕加索的法国城堡向公众开放

毕加索的最后长眠之地――法国城堡将在其去世后35年首次对公众开放。这个城堡坐落在法国南部的沃文那谷村,1958年这位西班牙画家一时心血来潮买下了它,并要求死后把自己埋在这里。小规模的游客团队将被允许前来参观毕加索的最后长眠之地,他自91岁去世后一直静卧于此。突起的墓地上面是他本人的雕塑作品――《花瓶上的女人》。这个建于14世纪的城堡当前的主人是毕加索的最后一任妻子杰奎琳・罗格的女儿、毕加索的继女卡特琳・胡廷。她已同意开放城堡大门6个月,以便让这位画家的崇拜者有机会看一眼他的生活情况。据说,毕加索在发现该城堡就位于圣维克图瓦山坡上时,便决定买下这处房产。圣维克图瓦山曾被印象主义大师塞尚(1839-1906)画过20余次。毕加索曾不无自豪地对自己的经纪人说:“我已买下了塞尚的山。”毕加索搬迁到沃文那谷城堡更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逃避法国南部滨海城市戛纳,因为他的住所成为了那儿的一处游览点。一批批的游客涌到他的画室,设法看一眼他的创作情况。毕加索在城堡画室里的摆设依然照旧,画笔、颜料及其他物品一应俱全。他喜爱这个巨大的房间,因为他此前总是觉得空间不够用,画作与雕塑放不下。在城堡居住期间,他反复地画自己的妻子杰奎琳,用的是一组由赭色、暗绿、深红与黑色构成的较暗的调色板颜色。他同时创作了一系列对印象主义画派表示敬意的作品,包括重画了莫奈(1840-1926)的《野餐》。这里的一些村民仍然记得毕加索提着一个柳条篮子去买日用品的样子。城堡的卧室里至今仍然保留着毕加索生活过的家具,包括一把曾在其作品中出现过多次的曼陀林琴。毕加索在浴盘上方画的一个壁画还保持原样。

1965年,由于杰奎琳抱怨山里常刮冷风,夫妇俩离开了这个城堡。他们搬迁到了法国兰岸附近的穆京城郊的一处宽敞的别墅里。不过,毕加索要求在他死后把遗体运回到沃文那谷城堡。自毕加索去世后,这个城堡的历史就变得极不平静。他的妻子杰奎琳陷入了忧郁症,开始酗酒并常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哭泣或向毕加索的遗像说话。她还阻止了毕加索三位前妻的子女和一位同居者及与其生的女儿参加葬礼。她自己于1986年开枪自杀,死后被葬在毕加索的旁边。

剑桥大学的“色情”图书馆秘密揭晓

几十年来,几代的剑桥本科生都在幻想着在大学图书馆的塔楼上有一个维多利亚时期色情小说的秘密储藏处。许多人都曾想方设法要进入到这个密室里去把那些非法出版物的秘密探个究竟。英国小说家史蒂芬・弗莱也倍受这个收藏的迷惑,结果将之写入了其处女作《撒谎者》(TheLiar)。尽管剑桥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杰出科学家、间谍和政治家,据信至今尚无一个学生曾进入过这个被严密封锁的藏匿处。但是,今天看来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将是白白浪费了。藏在这个1933年建造的塔楼、张伯伦(1869-1940,英国“二战”前夕首相)所谓的“辉煌建筑物”里头的书籍,其实大多是些有关维多利亚时代谈情说爱礼仪的指南类手册。

根据该大学的官方说法,这座157英尺高的塔楼共17层所装的书,其“粗鄙下流”程度并不比像《插图本求爱指南》严重多少。剑桥大学图书馆塔楼部的负责人说:“传统上学生谣传说塔楼里面的藏书都是色情小说。我们现在知道,这些收藏其实是那些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维多利亚社会的学者的一个宝藏。藏书中就有这些出版于19、20世纪之交、目的在于教育年轻男女爱情艺术的指南。当年在收到这批书时,学校当局认为这些书并非是认真治学的学生所应该看的,所以就把它们专门储藏了起来。这20余万册图书中的许多几乎从未被人阅读过或甚至从未被打开过,但今天它们将帮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生活与社会有一个有趣而深入的洞察。”剑桥大学现在揭开了这个谜底,这是因为这些藏书现正在被全部数字化供上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