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性,迷宫般的中性

2008-04-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士曾 我有话说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1960年出生于底特律,其祖父母是从小亚细亚来的希腊移民。他曾就读于布朗大学,并于198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及创作专业硕士学位。1993年他发

表了首部长篇小说《处女自杀》,《中性》以希腊移民的三代人为背景,是他的第二本小说,获得了2003年普利策文学奖。

追忆往事的讲述,常常成为小说家故事的一个成功开端。例如杜拉斯在她的《情人》中,以一句:“我已经老了。”引出一段对青春少女时光的寻找。其实,她只是设置一个气场,将语词的含意组合成一座迷宫,诱惑着读小说的人,痴迷地进入她情节的陷阱中,听她摆布。任凭她引你走进越南那暑热潮湿的气息里,感受那怀春少女的心悸,暧昧于异性的接触中。然而21世纪的今天,社会变幻的节奏更快。《情人》式的开场白,那种隐隐约约的诱惑,似乎日渐落伍?小说的开卷就必须明快,甚至惊世骇俗?《中性》的第一句就再明白不过:“我出生过两次:第一次……那时我是一个女婴儿,第二次……那次我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诱惑进化成挑逗,暧昧演变为袒露,以一个拥有双性器官的年轻人成长经历,招徕人们目光。由此可见,《中性》作者、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

文学写人,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他却要写这么一个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的两性人。而且又集中写这个两性人在青春性意识萌动那段岁月的快乐、痛苦。这厮简直狂得不可一世。因为他还要写近亲结婚,甚至姐弟乱伦,赤裸裸挑战人类常识的禁忌。粗粗看来,他似乎把这场姐弟乱伦的新婚之夜,写得很美:“月亮升起来了,在海面上投下一道银光”,弟弟留神注视着姐姐“黛斯德蒙娜脱下裙子,掀起她的束腰外衣的时候,他深深感到自己的姐姐在月光底下,在一条救生船里,显得多么不同,她闪闪发亮。她发出白光……在救生船里,紧身胸衣把所有射进来的月光都吸了进去,结果变得十分特别:黛斯德蒙娜的脸、头和胳膊都失去了踪影。她看起来就像那座希腊胜利女神像,身子向后靠着,正给大车运到一个征服者的博物馆去。唯一所缺少的就是那对翅膀……”

对女神的占有,应该有亵渎圣灵的罪孽感。可《中性》在新婚之夜只写了姐姐和弟弟的有些“烦乱”与“痛苦”,然后就是享受肉欲欢乐的神魂颠倒。罪孽,则让她与他的后代来承受。

黛斯德蒙娜和“左撇子”这对希腊姐弟,在20世纪初的希腊与土耳其战火中家园被毁,成为难民逃往美国,途中竟然成亲。这段犯禁的婚姻生下儿子米尔顿,米尔顿又与表姐特茜结为夫妇。近亲结婚使乱伦的罪孽逐渐兑现:特茜生下个漂亮女孩卡利俄珀。十几年后,卡利俄珀发现自己生理周期和体型不似女性,而且又对同是女子中学的女同学产生强烈爱意。经过医院检查,卡利俄珀吃惊地发现自己居然是个两性人,就离家逃跑,从底特律搭车到旧金山……当卡利俄珀在夜总会水池里,用满足窥淫癖邪念的方式赚钱谋生时,父亲米尔顿则满世界找卡利俄珀。有个神秘人物声称自己绑架了卡利俄珀,要米尔顿花25000美元赎金……米尔顿带了钱,与绑架者见了面,却发现那绑架者竟然是曾经与特茜订婚,但最终却因特茜执意要嫁米尔顿,最后只得娶了米尔顿妹妹,成为米尔顿妹夫的迈克神甫。

米尔顿欲追回赎金,抓住骗钱又想逃离美国的迈克神甫。小说《中性》将这个悲剧性结尾,写得如同好莱坞电影场景一样惊心动魄。然而《中性》的叙述节拍却是跳跃多变的,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一会儿又是第一人称的卡利俄珀的回忆。自从普鲁斯特在他的《追忆似水年华》里,让回忆,细腻毕现了当年那些事物,重新唤回消逝的时间和过去的世界以来,回忆就成为作者与读者交流的附体,艺术就借这具附体,将日常生活表述得鲜活生猛,让一切当年的痛楚酸辛,以华丽的方式重现。

《中性》实践了这种回忆的叙述方式,又突破了回忆的迷蒙色调。强调从读者,即受众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的“接受美学”认为:读者阅读作品,是用自己的视域与作品提供的视域进行对话。合适的叙述方式有利于淡化读者的隔阂感,增强读者的冒险感。它会激发读者跨越自身的视域,进入作品的视域,使自身的视域与作品的视域融合一体。这种融合如同魔咒,读者会失去自身某些局限,可同时将赢得新的视野。在新视野中他将享有陌生的快感。《中性》大胆起用刺激感官的题材为诱饵,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交替,影影绰绰的叙述方式,借希腊神话阐述乱伦罪孽的前世今生,降低了人们进入陌生视域的门槛,甚至把好猎奇者也招徕进来。然而一旦进入《中性》的视域,人们才明白自己将面对移民文化背景下人性刻画的挑战,鉴赏科学和文学想象合体的身影。

小说情节是剧本的剧情。“戏如人生”。在人生舞台上,每个角色的认定应该是相对固定的:父母、夫妇、姐弟、儿女。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在《中性》里又玩了一手角色认定的变幻和转换。社会生活中角色的无由头变幻多半会酿成悲剧。《中性》里黛斯德蒙娜和她弟弟“左撇子”的角色从姐弟变幻成夫妇,就埋下了悲剧的伏笔,而卡利俄珀的角色错位,又正处于少年青春期性别认定的特殊时期。《中性》却正挑这么个关键时段浓墨重彩,这个作家似乎有些残忍。然而正是那份不留情面的残忍,让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在人性描摹上常人莫及,以至于获得了2003年普利策奖。

《中性》,[美]杰弗里・尤金尼德斯著,主万、叶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38.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