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界五湖四海,生命科学高峰

2008-04-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  我有话说

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创办于1925年。抗日战争期间北大、清华和南开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大,三校生物学系合并。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大于1946年迁回北京,生物学系分为动物学系和植物学系。1952年北大动物学、植物学两系与清华生物学系及燕京大学生物学系合并为新的北大生物学系。今日北大生物学系的传

统和学风是三校生物学系优良传统和学风的汇合。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和几代人的长期辛勤努力,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有一定规模的,师资力量较强的,教学科研设备齐全的,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声望和地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三结合的生命科学基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社会动荡中初建

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于1912年5月更名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北京大学才逐步发展成为一所现代高等学府。1919年五四运动后,北大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成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中国现代科学的摇篮。

1925年9月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创建,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生物学系之一。谭熙鸿先生为第一任系主任,两年后由经利彬先生接替。1932年,张景钺先生从欧洲回国,应当时校长蒋梦麟之聘,出任生物学系第三任系主任。张景钺几乎是从头做起,从物色人才、聘任教授,到建设实验室、开设新课程,一点一滴的积累,终于使生物学系初具规模。在张景钺的邀请下,许多生物学界的有识之士也纷纷前来任教,他们有动物学家沈嘉踹,刘慎谔、陆鼎恒、雍克昌等教授。张景钺还延邀了燕京大学的胡经甫、清华大学的陈桢及协和医学院的张锡钧为兼职教授。时值日军侵华,生物学系仍治学不辍。系内常常组织讨论课、学术报告,教书育人的氛围浓厚。

1925年和1929年,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也纷纷成立了生物学系。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生物学系形成了我国北方近代生物学教育中心,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生物学家。而张景钺、陈桢、李汝祺、李继侗、吴韫珍、胡经甫等一批早期留学欧美的学者,将现代生物学知识带回中国,并培养出严楚江、徐仁、王伏雄、谈家桢、吴阶平、赵以炳、吴征镒、沈同、陈阅增、林昌善等生物学界的杰出学者等,这样一大批中国现代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人才,对我国生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应该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奠基时期。三校的师生为我国生物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特别是在动物、植物学和分类学、遗传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抗日烽火中的“绿色园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相继南迁,1938年4月2日,三校在云南昆明组成建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同年5月4日,西南联大正式开学,生物学系主任由李继侗担任。

西南联大时期是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下,三校师生一边声援抗日,一边继续科研教学活动。比如,教师们利用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开设了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本地植物学等课程。在实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张景钺和肖承宪带领学生在实验中用本地的云母片代替盖玻片,用特产桉树油代替二甲苯,用紫苏木做染色剂等等,这样因地取材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

随着杜增瑞、殷宏章、沈同和吴素萱这四位年轻教师的海外归来,给生物学系带来了国外的新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沈同教授常常组织学术报告会,大大活跃了当时生物学系的学术空气,也培养了年轻教师。1941~1942年,英国著名生物化学专家李约瑟博士访问生物学系,他作学术报告,赠送生物学书刊和幻灯资料,为西南联大和西方科学界架起了难能可贵的桥梁。

西南联大时期的生物学系一方面继承了北大博大自由的学术精神,一方面吸收了清华、南开严谨的科学管理方法,迅速成为抗战后方的一块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绿色园地。今天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严谨而活跃的学风,勤奋进取的精神,正是在那个时期,那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继承、发展和承传下来的。

三泉汇流燕园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复校。复校后的生物学系分为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由张景钺任植物学系主任,汪敬熙、庄孝?和李汝祺先生先后担任动物学系主任。当时任教的著名学者有陈桢、李继侗、汤佩松、赵以炳、吴素萱、崔之兰、罗士苇、张兆骞、李铭新等。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和燕京三校的文理科各系合并,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学生物学系,张景钺任系主任。新生物学系设立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和动物生理学四个教研室。院系调整后,生物学系的教学力量进一步加强。相继从兄弟院校以及不同院系调来若干优秀教师和专家,加强了教学与科研的力量。此外,50年代生物学系还增加了青年教师和实验人员队伍,师资力量空前壮大。

在教学上,生物学系继承了西南联大的传统,重视全系生物学基础课教学。知名学者无一不上教学第一线:李汝其讲授遗传学,赵以炳讲授生理学,陈阅增讲授动物学,沈同和陈同度讲授生物化学等等。

1956年,在沈同和张龙翔的建议下,将原来的生物化学专门化改为生物化学专业,并加强了生物化学教研室的力量。1958年成立了生物物理学专业,下设生物物理专门化和放射生物学专门化,开拓了一个新的教学和研究领域。在开展了办系方向大讨论后,生物学系明确了自己的办系宗旨:加强学生的数、理、化知识,加强现代化实验课训练,全系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加强了基础课和大实验课,重视毕业论文。这些举措直到今天看来仍旧意义重大。

1958年到1960年,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生物学系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即便如此,生物学系仍没有荒废科研工作,其研究课题仍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例如生化教研室在张龙翔指导下,改进了人工合成八肽催产素的合成步骤,这是当时国内首次成功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结构。植物教研室在李继侗指导下完成了《北京植被图》,动物教研室在陈阅增的指导下完成了《北京动物调查》。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1961年到1966年生物学系纠正了前一段时间对科研工作认识的偏差,逐渐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格局,组建了稳定的科研队伍。在当时国家开始制定科学发展规划的大背景下,生物学系的蛋白质与核酸研究以及发生遗传学研究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这对生物学系今后在科研和学科上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这一时期也开始出现比较系统的科研成果,比如遗传教研室完成了摇蚊唾腺染色体膨泡与发育研究、小白鼠育种研究、两栖类细胞离体培养研究;生化教研室对胰蛋白酶自溶作用研究获得新进展等等。

在改革中重塑生物学系精神

1966年到1970年,北大生物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0年,系里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这些学员来自基层,大多学习刻苦,经过生物学系的培养回到工作岗位后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72年后,生物学系逐步恢复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尽管条件艰苦,翟中和、王平、潘惟钧和潘文石等完成了北京鸭病毒性肝炎研究,为后来成立的细胞生物学专业打下了基础。

十年浩劫之后,陈阅增任系主任,生物学系再一次面临重建和恢复的艰巨任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恢复课程,重建教研室和专业,组织教师进修,以及实验室的修复重建等等。1978年秋,生物学系第一次在文革后招收了本科学生,并确定了四年制学制,同年,建立了十个专业和开设九门重要基础课,赵以炳、陈阅增、沈同、张龙翔、林昌善、张宗炳等学者成为基础课的组织者。

1982年,陈德明担任系主任。生物学系的工作重心再次定位在革新教学科研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实验室,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上来。在此期间,生物学系利用世行贷款购置了一批先进设备,用国家拨款建造了生命中心楼,这些硬件设备的改善为提高科研条件,和后来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

1986年,以顾孝诚为系主任的领导班子成立。借助前期工作打下的基础,生物学系科研工作日益繁荣,承担了一大批包括863项目、国家“七五”“八五”计划攻关研究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陈章良、顾红雅、朱玉贤等一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进入北大生物学系;同时,系内培养的一批年轻博士、博士后人才,如吕植、潘爱华、唐建国等人才,纷纷加入教师队伍,并逐渐成为生物学系新一代骨干力量。

1993年11月,北京大学生物学系更名为生命科学学院,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之后,它又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前进中的生命科学学院

1996年“211工程”项目启动;1998年北大百年华诞,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项目;国家对学校的期望和大力支持,促使北大,同样也使生命科学学院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生科院清醒的看到,教师队伍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1995年后,周曾铨教授和丁明孝教授先后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十年来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筑巢迎归”的思想,形成了今天以研究组负责人(PI)为主体的学术骨干队伍。学院目前有长江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位。一大批从国外留学归来的优秀学者先后加入到学院的教学科研队伍,他们有赵进东、顾红雅、朱玉贤、苏都莫日根、李毅、王忆平、安成才、邓宏魁、夏斌、金长文、苏晓东、昌增益、程和平、魏丽萍、孔道春、郭红卫、蒋争凡、魏文胜、饶毅等;以及学校派出进修攻读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张传茂、陈建国、于龙川、柴真、瞿礼嘉、吕植、王世强、张博、饶远广等等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学成归国。他们一起为学院的发展勤奋地工作,发挥着骨干和带头作用。

在学科建设上,以5个国家重点学科为基础,发展和形成了植物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化与结构生物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等各具特色的8个学科方向。同时学院十分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多年来不断调整和修订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计划,拓宽了生物学基础的教育,解决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课程的衔接问题。“教学本身就是非常需要研究的学问”,这是王世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本科就来到北大读书的王世强教授对北大老一代学者的治学和敬业精神颇为景仰,他说北大生物学系在重视教书育人方面一直有良好的传统。在他早年担任助教的时候,常听陈守良教授说“作为大学教师,一要爱科学,二要爱学生。”老先生的这句话至今仍鞭策着他,使他受益匪浅。今天,王世强已经是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并主持北京大学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但是他依旧十分重视本科教学,采访时饶有兴致地谈起他目前正在进行的生理学教改工作。

生命科学学院现有500多名在校本科生。多年来生命科学学院发扬历史传统,逐步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据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张传茂教授介绍说,“与多数学院不同,生科院已经基本取消了‘教研室’和‘系’这个概念,而是与国际接轨,每个教授根据研究方向,建立独立的科研实验室,并负责实验室的运行、研究方向、经费,学院保证科研环境的稳定”。

谈到在北大工作学习的最大感受时张传茂动情地说,“当年,我来到北大生物学系读书、工作,就是圆了我一个梦,今天,我希望所有来这里深造的学子也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7年9月,饶毅教授从北大校长许智宏手中接过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聘书,在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的领导下,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将会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

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于1997年开始筹建,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主要包括4个研究方向:生物大分子与生物药物研究、植物功能基因及基因组学研究、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和生物信息与基因进化。

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立于1988年,由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实验室主要包括五个研究方向:包括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细胞跨膜信号转导与离子通道特性、生物膜能量转换以及膜生物工程。

研究群体和学科专业

“植物发育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创新研究群体

以朱玉贤、赵进东、许智宏为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植物发育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创新群体集中了北大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相关研究的7个课题组。主要从事棉纤维发育、拟南芥与水稻器官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异性细胞分化及碳氮代谢偶联机制、植物与病原相互作用研究,有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在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刊物上。2004年基于科学引文数据库(SCI)基本科学指标(ESI)的分析表明,以该团队为核心的北京大学植物和动物科学研究领域论文被引用指数已进入世界研究机构的前1%。

“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机理研究”创作研究群体

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学科建立于1978年,经翟中和院士等老一辈教师的努力,成为首批重点学科。1999年丁明孝教授主持了“973”项目《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加上邓宏魁、舒红兵等长江学者的加盟,形成了一支以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科研队伍。2004年以张传茂为学术带头人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

2004年,在朱作言院士的倡导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了“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确立了模式动物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基本方向。目前已经启动了美国U鄄CLA、NIH斑马鱼基因诱变库的合作计划,在以果蝇为模型的癌转移机制和线虫神经发育研究方面也开始显露了自己的特色,并开展了小鼠基因打靶工作。

蛋白质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群体

研究内容涉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特异蛋白质完成其特异功能的过程机制、蛋白质的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等)、蛋白质的功能、高通量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蛋白质组学)等。

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

1998年在顾孝诚教授的倡导下成立,现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中国节点。建立了完整的生物信息平台,包括数据资源、镜像、检索系统、常用分析软件等。自行开发了一系列实用性二级数据库,开展了蛋白质分子设计、数据挖掘、生物信息算法等研究。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物学

在潘文石教授的倡导下,由海外华人出资于1999年建立了大熊猫与野生动物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等濒危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2005年,在整合了北大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的学科资源后,成立了保护动物研究中心,目的在于完备保护生物学的学科体系,整合和带动其他宏观生物学科发展。研究中心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主要研究地域,坚持第一线的生物多样性野外研究工作,与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相结合,利用北大交叉学科和资源优势,不断发展新的理论问题并为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危机提供可行的思路。

生物技术学科

生物技术学是生物学领域中最活跃,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1993年,生物技术学在生物系建立了本科专业,继而于2003年建立了生物技术博士点。研究方向是:1.拟南芥及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植物抗病、抗除草剂、耐寒、耐旱基因工程研究;2.药物及疫苗研究,如天花粉蛋白的定向改造、HIV等病毒和牛结核杆菌的疫苗及药物研制;3.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及细胞治疗研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