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刘海栖:明天社进化论

2008-04-2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香采写 我有话说

少儿出版江湖上,关于刘海栖的身份版本有多个。首先,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儿童文学作家,1986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些嘎子哥》后,一发不可收,一口气推出童话《灰颜色白影子》、《笔肚皮一个故事》、《逃跑者和他的狗》,小说《男孩游戏》、《明天会怎样》、《银色旋转》等,由中国作协推荐,中央

八套对他的创作专门进行采访,拍摄了专题片;其次,这是一位专业的乒乓球高手,至今还担任山东省乒协副主席;然后,这还是一位儿童阅读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被大家一致推举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IBBY)副主席、山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尤其是,这是一位资深的少儿出版人,自从22岁分配到山东人民出版社少儿编辑室算起,30年来,他经历过出版业的繁荣,也遭遇过出版业的凋零,然而,不管是晴天日出,还是风雨随行,他不离不弃,一直没离开过少儿出版,把自己的青春、汗水、智慧和激情全部献给了他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而把那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者还有泪水,全部轻轻抹去;最后,这还是一位智慧的经营者,这位明天出版社的掌舵人,把1984年成立时靠10万元起步,年出书仅16种的明天社带到了年出书品种达上千种,发行码洋达2.5亿元的行业大社的位置上。

儿童文学作家、乒乓球高手、IBBY副主席、山东作协儿委会主任、资深出版人、社长,在这多重身份与光环的交织下,往往让不认识他的人感到畏惧,以为他不好接近。其实,如同所有的山东人一样,这是一位热情、豪爽、真诚、重情义的山东汉子。

对于刘海栖而言,他珍视自己的每一个身份。与之同时,他深知作为企业掌舵人的责任的重大,稍有差池,企业就会偏离航向,而企业员工的命运,就系在这条大船上。

如同地方上的每一家传统少儿社一样,明天出版社也曾经把教材教辅作为主要的运作目标。而早在90年代后期,敏感的刘海栖就做出了决策,调整选题结构,向一般图书倾斜。在当时做出这个决策是要冒风险的,就像当年有些员工就在议论:“好好的日子不过,干吗要穷折腾?”

到如今,刘海栖也在为当年的“先行一步”感到庆幸。自2001年以后,我国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并对新课标教材严格限价,现在,又出台了“免费教材”和“教材循环使用”等政策,国家教材政策进一步紧缩;区域教辅,也可能旦夕不保。

转型无疑是艰难的,刘海栖确定了“稳扎稳打”的战略,经过反复调研和思索,确立了引进和原创并举,以引进带原创,逐步达到以原创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方针。与此同时,刘海栖深知,产品结构的背后,是配套的人才结构和组织结构,无缝链接的系统才会发挥其协同效应的威力,他成立了对外合作部,并顶住各方压力,连续9年派编辑部主任傅大伟参加波洛尼亚、法兰克福两大国际书展,与欧美的上百家出版社建立了日常联系;同时,他把优秀的编辑李文波派到发行岗位,任发行部主任,把一般图书的发行抓起来。现在,傅大伟和李文波皆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傅大伟升任副总编,李文波升任社长助理,两员大将为明天社的转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世纪初,大批高品质的引进版图书在明天出版社面世,如达尔作品系列、杨松作品系列、凯斯特纳作品系列等,在引进作品多如牛毛的今天,我们仍不能不佩服当年明天社的眼光,这些儿童文学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加上明天社成系列的引进版百科图书,以“无字书”为代表的高品质的图画书,明天社在一般图书领域站稳脚跟。“凭借引进版图书,我们在一般图书市场打响了明天社的品牌;同时,在引进过程中,我们虚心学习别人的一般图书运作经验,培养了自己的编辑队伍和营销队伍。”刘海栖如是表示。

接下来,明天出版社进军原创儿童文学领域。“一开始引进版的力度比较大,慢慢原创的比例在增加,在原创里我们首先抓了儿童文学。”刘海栖介绍。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一年销售超过60万册,加上伍美珍、郁雨君成系列的作品,,明天社的原创儿童文学已经形成了版块。

稳固原创儿童文学阵地后,明天社挥师原创图画书领域。年初推出的“绘本中国”现在出去了六千套,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一共只有四个少儿类的正式奖,明天社推出的原创图画书“小肚兜”系列赫然在目。同时,据刘海栖透露,5月12日,明天社将联合中国作协儿委会在济南召开“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论坛”,厘清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和创作的思路和观念;同时,据记者了解,明天出版社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先后悄然与台湾信谊和当当网结成战略联盟,意味着明天出版社图画书版块已成功建立融原创、引进、合作和渠道专项策略并举为一体的出版经营模式。“图画书是我们的延伸产品线的一部分,开始有了成效。”刘海栖承认。

同时,刘海栖透露,在总社的要求下,明天社准备从前端介入卡通动漫领域。按照刘海栖社长“不惊人不休”的经营风格,他们会在卡通动漫领域给少儿出版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现在尚不得而知。“加紧转型,培育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受政策影响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刘海栖社长最后的结束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