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学网站:要品牌,不要侵权;要创新,不要盗版

2008-04-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文学网站的生存,在业内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版权、规模、品牌,以及作者培育方面的困局如今日益凸显,不仅严重地制约着文学网站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威胁到了它们当下的生存。那么,几千家文学网站的出路又在哪里呢?一些成功者的经验或许可以借鉴。

侵权与盗版是没有出路的

逐浪文学网总经理林虎认为,仅仅靠盗版的网络文学站点是不足以支持网络文学产业的。

早在2005年,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在版权局的支持下,联合国内各大出版单位以及数千位作家以及大量的优秀网站,积极开展了有效的维权活动。除了“在线反盗版联盟”启动网络维权百日行动打击盗版,他们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推动了全线维权工程。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说,目前的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是一个权利人自发的维权组织,包括个人权利人、机构权利人和专业的权利人士,也包括相关的版权专业人员,通过维权调查等方式来保护权利人的利益。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建立,推进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联盟成立以来,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有线互联网维权、无线互联网维权、版权审核以及全国律师维权网络。现在涉及的作品数量数千部,涉及的案件上百部,极大地推动了网络版权环境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网络侵权状况,比如说门户网站进行了主动的清理,下架了数千部作品。2005年,无线互联网业越来越多出现盗版侵权,当时受几位作者的委托,我们受理了当时被称为‘无线反盗版第一案’的盗版案件,在行业当中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

目前,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的工作流程有一整套明确体系,从获取授权到查证,权利人确认到最后的提起诉讼,时间不超过32天,被国内知识产权界称为“32天现象”,有效地保证了把诉讼追讨的时间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当中。

如何使优秀文学网站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强化凸现,中国版权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秀平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文学网站要更加充分地扩大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学作品作支撑,网站就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次,要号召文学网站营造绿色的网络氛围;第三,应该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国民全方位、多层次、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学需求。”他说,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做好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保护工作。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秀的文学网站、网络作品以及网络作家的评选活动,建立完整的运作机制。作为中国版权保护协会以及中国版权保护协会反盗版委员会,更有义务搞好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维护,4月中旬中国版权协会召开的年会,主题即是“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只有用大版权的理念才能统帅版权保护工作。

品牌与创新才是成功之道

网络文学作为电子出版的一部分,正在逐步成为传统出版商选择素材的前沿阵地。虽然具有低进入门槛的特性,但电子版权交易模式和盈利途径的单一,也造成了电子版权开发成本比较高,进步缓慢的状况。“文学网站要想有出路,必须实现规模经营,创造品牌效应。任何产业初期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未来经营者一定要通过市场的竞争手段产生一些有势力、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名牌站。如果不能迅速找到自身的发展战略,没有特色,未来的生存就会有困难。”林虎说。

网络文学平台支撑需要创新,而目前的现状是,网络文学平台流量很大,会员数量很大,体现出来的价值却很小。林虎表示,必须要借鉴传统产业优秀的经验,甚至尝试寻找鼠标和水泥的结合点,进行盈利模式深度的探索。“平台价值的挖掘还是有空间的,要看怎么把流量变成价值。目前我们在尝试为平台上的会员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其中包括个性印刷以及开发会员和增值服务。”林虎认为,文学站点的出路在于是否有创新的团队,网络文学是提供图书的,核心需要图书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营销、增值服务的开发,以及对数据的分析等等。

2003年创立的晋江原创网是比较著名的女性文学网站,女性作者和读者的比例占93%,目前通过网站的渠道正式出版的图书已有200多种。谈及成功的经验,网站主编刘旭东说,晋江原创网刚刚开站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批优秀的作者,比如明小溪。“我们觉得她有一定的发展前途,就先后找了若干家出版商,费尽周折才得以出版,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刘旭东说,“这就反映出了网络文学最大的特点,读者的选择高于一切,尽管有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六年前,红袖网站的总编孙鹏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赚上1万块钱。他尝试了各种办法,就是赚不到。2005年,红袖曾投了几十万进入出版领域,但书出了,钱收不回来。于是又回到网站经营上来。到2007年,随着整个市场的规范,特别是网络付费阅读的实现,红袖终于能够挣钱养活自己了。但孙鹏说:“从2004年成立,我们已累计直接投入了500万元,但是到现在为止还处在是盈亏持平的阶段。”

中文在线旗下的17K网站走了一条简捷的路子。开站之初,他们先钻研行业里最领先的网站是怎么经营的,集中大量的资源做原创,推自己的VIP付费平台,提供有偿阅读的服务。他们邀请了网络上非常知名的人物去17K开自己的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问题出现了:在网站上看书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交钱的用户比例可能是1%,或者是5%,但是绝对不会超过5%。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状,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盗版网站,蚕食你可以收费的渠道;二是本身的模式上存在缺陷。所以,除了沿用按照千字收费的标准,我们会尝试新的方法,比如按照一本图书的定价,或者是尝试包月的形式。在用户选择付费阅读的时候,每订阅一章节一千字的时候都可以面临选择,每次选择必然会流失一批用户。”该网站的一位负责人说。但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认为值得尝试。另外,无线阅读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所以他们希望17K网站打造成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收集设备而阅读自己想阅读的作品。充分满足用户不同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达到平台的作用,才有可能使网站服务尽可能多的用户。这才是网站怎么能走向综合化、成功化的标志。

是产品不够,而不是产品过剩

文学网站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把纸质出版物集中到网络,方便大家阅读;第二阶段,引入原创作品,有了质的变化,每天以更新的方式吸引读者浏览,流量和用户迅速崛起;第三阶段,网站尝试VIP阅读的新的收费模式,首先把在网上的约束转化成新的商业行为,产生真正的价值。正是因为有了收费平台,才造就了专门靠网络原创谋生的作者。

此外,国内目前有1500家电子图书网站,原创网站其中占5%都不到。没有人做培育,仅仅靠转载其他网站,且没有经过作者、出版社或者是原创网站的授权,类似的网站规模小、数量多,也分流了数量众多的电子书作品。

每个文学网站都有注册的作者、会员,都是数以万计甚至数以几十万计,这么多网站,这么多作品,我们真有这么大的需要,有这么大的市场吗?有专业人士认为,如果供大于需的问题存在,那么肯定会优胜劣汰,有一些网站活下去,另一些网站则销声匿迹。而林虎的观点恰恰相反,他提出,目前面临的是产品不够,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还没有出现产品过剩。文学站点虽然多,但90%以上是没有自己提供产品,只是在借用别人的产品。所以不存在产品过剩。然而站点这么多,确实对会员的分流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林虎说,国内市场图书发行行业渠道集中度非常低,如果说一开始就能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也不会经过多年的培育。做图书零售有一个门槛始终迈不过,即物业、租金,20%的租金是死的,除了买货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文学网站的运营也一样,如果仅仅把眼光盯在卖电子书的内容上,可能跟实体书店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必须把眼光放开,进一步挖掘平台和会员的价值。只要扎下根来找到合适的模式,就能够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