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迈向一流大学之路

2008-04-3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许智宏 我有话说

从1898年至今的110年,头尾牵连着三个世纪。这段岁月,对于中国,对于我们这个苦难深重而又刚毅坚强的古老民族,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起头的1898年,中国的瓜分之祸迫在眉睫,而此时我们身在的2008年,中国综合国力日盛,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遏的

历史大势始终澎湃在这一百又一个十年之中。

在这一百又一个十年之中,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乃至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回想戊戌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大学堂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为宗旨,与生俱来地被赋予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几代北大人将自己的智慧、汗水乃至生命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北大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

京师大学堂建立之初即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的办学方针。管学大臣张百熙在给清帝的奏折中慷慨激昂地写道:“‘大学堂’不特为学术人心极大关系,亦即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天下于是审治乱、验兴衰、辨强弱。人才之出出于此,声名之系系于此。”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有着“五洲万国共观瞻”的志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或许就源于此。

回顾110年的北大历史,我认为,有五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塑造了今天的北大:

第一是蔡元培先生掌校时期。蔡元培校长是“北大之父”,是他改造了北大,使北大真正成为一所现代意义的大学,而他所坚持的“教育独立、教授治校、平民教育、男女同校、诸育和谐”的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先生倡导“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把当时西方先进的办学理念移植到北大。自由、包容的北大,成为了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前沿和进步思想传播的阵地,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

第二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作为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和作为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的五四运动,造就了北大的时代精神,那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齐聚北大,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独立解放、发展富强的革命道路。

第三是西南联大时期。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师生以“刚毅坚卓”的精神坚持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西南联大的峥嵘岁月,锻造了北大追求一流的坚强意志,这种意志是我们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使后来的北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一流大学的梦想始终不渝。

第四是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法科并入北大,而北大的工学院并入清华,医学院独立成为后来的北京医科大学,农学院分离出去成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部分。经过院系调整,北大成为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创建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一大批学术巨擘汇聚于此,校址也从沙滩红楼迁入燕园。

第五个时期,就是百年校庆以来的这十年。1998年5月4日,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从此,一个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也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年间,北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同行,实现跨越式发展。北大继承和发扬了重视基础、尊重选择的育人特色,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十六字”改革方针,启动“元培计划”,成立“元培学院”,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完善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实施学术型和应用型分类招生分类培养,改革导师遴选机制,推行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立足于人才强校,始终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目前全校初步形成了由两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大批优秀教师构成的老中青结合的高水平教师群体,涌现了王选、孟二冬等一批优秀的教师代表,他们的道德文章,堪称楷模。

十年间,北大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1999年至今,北大共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42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项,共有16项科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翻了一番,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从1999年的1.21提高到2006年的2.17。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和平台建设加强,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北大在前沿学术领域的重要增长点,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十年间,北大与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同行。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以战略思维、世界眼光、精品意识和创新思想,自觉地承担起了自己的文化使命,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研究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为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十年中,北大一直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和互动的中心。开办于2004年的“北京论坛”,汇聚全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界精英,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得到了世界舆论的关注和响应。

十年间,北大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行,加强社会服务。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鼓励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获批准专利数从1999年的5项增加到2007年的130项。

十年来,人文社会科学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强综合研究,使得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继续保持着国内领先的优势。以黄楠森教授开展的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吴树青教授开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林毅夫教授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上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已经融入到具有无比创新性和包容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横跨两个世纪的十年,是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起跑的十年,是奠定北大第二个百年基业的十年。总结十年的经验,我们可以初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在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就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聚精会神、埋头苦干,坚定目标决不动摇。

对于具有光荣传统的北京大学而言,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继续为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做出开创性的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人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