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抗震救灾自助手册

2008-05-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地震是如何产生的?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房摇地动的现象。构造地

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地震现象和灾害

强烈地震能给大自然以极大影响,在陆地、水中和大气中引起各种现象,包括地震直接引起的原生现象和由地震触发的次生现象。

地面振动(地震动)大地震时,地面产生强烈振动。振动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使地貌改观,使城市建筑变成废墟,造成严重灾害。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东京有73%的房屋被毁,横滨被毁房屋达96%,死伤人数达14.3万之多。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死伤人数达40多万,房屋倒塌70%~80%,唐山市遭到毁灭性破坏。强烈的地震动会在地势陡峭的山区、坡地触发大规模的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现象,摧毁整片村庄。1970年秘鲁北部一次近海地震引起了巨大山崩,掩埋了近2万人。在堆积土、充填土等松软土质地区地震动能造成大量地裂缝。在地下水饱和地区,能使水和砂土渗混而发生砂土液化现象,造成地基失效,坚固建筑物整体倾倒。水灾和火灾是地震动引起的最严重的次生灾害。强烈的地震动会造成水坝和河堤溃决,酿成水灾。煤气泄漏和供电线路和设备的破坏常引起火灾。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引起的大火烧了3天,造成的损失比地震本身的损失大10倍。海底地震产生的地震动能在海岭斜坡上触发类似滑坡的现象,称为海底浊流,能冲毁海底通信电缆等。

如何做好家庭防震准备?

(1)准备食品和饮料。

(2)加固房屋。

(3)把墙上的悬挂物和高大家具上的物品取下来或将其固定。

(4)清理杂物,保持门口、楼道畅通。

(5)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放在安全地带。

(6)清理阳台护墙,把花盆等杂物拿下来。

(7)将结实、牢固的家具下面腾空,加固睡床,以便震时藏身。

地震前如何清除家居隐患?

书架、书柜、多宝柜、酒柜等以及其他高大家具,应在它们的背面直接用螺栓与墙壁连结牢实。书柜靠墙直接与天花板联结,可增强房屋(客厅)的抗震性能。还应防止书、陈列物、酒瓶等物品在地震时散落下来,应该在敞开处有门或木栅。

床的支架要坚固牢靠,一旦地震时,人可以卧在床底下。床的摆设位置要靠紧承重墙,远离窗户。

厨房和卫生间开间小,粗大的铸铁管道支撑性能相对较好,是躲避地震的理想场所。

遇到地震时,躲避地震的最佳方法是迅速钻进桌子底下,因此桌下一定不要堆放杂物。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熟悉水、电、气阀门的位置,尤其是居室总闸门的位置,掌握正确的关闭方法。

不要将农药、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放在屋内。

正门、楼道、走廊不要堆放杂物,如有一定清除掉,以利于防火和人员聚散。

防震应急包中应准备哪些物品?

水――几瓶矿泉水或自制凉白开水。自制凉白开水要注意定期更换,保证不变质。

食品――备用压缩饼干或普通饼干、真空罐头、巧克力、蜂蜜、干果等高能量、易存放的食品。注意按照每种食品的保质期进行更换。

药品――消毒纱布、绷带、胶布(带)、创可贴、消炎药膏、药水、体温计、扑热息痛、清凉油、黄连素、食盐、小块肥皂、剪刀、小刀、别针、卫生纸等药品及物品。

手电和电池或应急灯。

有中波和短波功能的微型收音机,备有高容量的碱性干电池,以便帮助你及时收听到电台中有关震情、应急须知、救援等方面的消息。

口哨――可以呼救,可以帮助抢救人员发现你被埋压的地点。

此外,还可以准备衣物、手套和小铁铲、钳子等物品。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秩序地采取避震行动。不要盲目拥向出口。若被人群拥挤,应双手交叉抱在胸部,保护自己。用自己的肩、背部承受拥挤压力。被挤在人群中无法脱身时,要跟随人群向前移动,注意防止摔倒。

在商场和书店中避震时,要在结实的柜台、柱子、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身边物品或双手护住头部。不要站在高而不稳或摆放重物及易碎品的商品陈列橱边。不要站在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下面。

在影剧院中避震时,不要乱跑,马上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面。靠近墙的观众可躲避在墙根、墙角处。尽量避开吊扇、吊灯等悬挂物品。地震过后,在工作人员的组织下,有秩序地撤离。

在体育场(馆)中避震时,地震发生时,不要拥挤地向外跑。要听从指挥,有秩序地从看台向场地中央疏散。要选择安全的避震逃生路线。

震情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整?

地震发生时如果不幸被压埋,应保持镇静,努力克服恐惧心理,坚定生存信念。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自己身上的物体,用湿毛巾、衣服和其他透气的物体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烟尘窒息。想方设法用砖石、木棍支撑坠落的重物,保护生存空间。

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尽量设法逃出困境。当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当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可大声呼救,以保存体力。被埋压期间要设法寻找代用食物。

总之要沉着冷静,树立起生存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寻求被救机会,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救人的原则有哪些?

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不断壮大互救队伍。具体做法是:

(1)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

(2)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

(3)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

(4)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

无法脱险时怎样求救?

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要不间断地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向外界求援。想尽一切办法与外面救援人员联系。

脱险后应当怎么做?

(1)首先是迅速救人。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积极参加互救。

(2)从危房中撤出时,应当先熄灭明火,切断电源、火源和气源。尽快离开室外各种危险环境,遇到特殊危险时要注意保护自己。

(3)不要回房去取东西,谨防余震随时发生。

(4)尽快与家人或机关、学校取得联系,到单位或指定的疏散地点去。

如何搬运地震伤员?

不正确地搬运地震伤员,会使伤员在搬运过程中加重病情,造成神经、血管损伤,严重者要截肢,甚至死亡。搬运地震伤员要有知识、有技能。简单的搬运方法有徒手搬运方法和工具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方法:

掮法:面对伤员,将伤员腹部掮在右肩上,右手包住伤员的双腿,左手握住伤员右手。

背法:背对伤员,把伤员驮在背上,两手反抱伤员双腿,伤员的两手抱住抢救者的颈部。如果伤员失去知觉,应躺在伤员一侧,一手握住伤员的肩,另一只手抱住伤员的腿,用力翻身使其驮伏在自己的背上,慢慢地站起后用臂勾住他的双膝,并用两手从前面握住他的双手。

抱法:站在伤员左侧,使伤员抱住急救者颈部。急救者右手抱住伤员背部,左手托住伤员膝弯就可抱起。

拖法:如果伤员体重太重时,一个人难以抱动,可用拖法。双手从伤员肩下穿过,握住伤员手腕,然后向后拉。

扶法:轻伤员一只手勾住抢救者的脖子,腰靠在抢救者的身上,由抢救者搀扶着走。

工具搬运方法:

常用的搬运工具可就地取材。搬运方式也可多种多样。例如用椅子搬运,伤员坐在椅子上,由两人抬着走,这是简单易行的搬运方法。在搬运呼吸道阻塞伤员时,最好采取俯卧运送,将头部转向一侧,以免舌后缩或分泌液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

怎样抢救休克人员?

地震中,休克人员是比较多见的。休克表现是多方面的,一般情况是有极度劳感或虚脱感,严重时会失去知觉,处于昏迷状态。另外,会出冷汗、体温下降、脉搏变弱、脸色苍白、呼吸困难、身体发抖,有时还会呕吐等。严重的休克会使人昏迷不醒,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

地震伤员休克的原因不外乎严重的创伤或出血。有些人虽然没有创伤或出血,也会由于饥饿、脱水、疲劳而出现休克。但更应该注意是否有肌肉被重物长时间挤压。实际上地震伤员休克的原因并不简单,只有医生仔细诊断才能查明。地震现场只能对地震休克伤员作一般性护理,由于现场抢救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事实上很难完全纠正休克,应该将地震休克伤员送震区医疗站或震区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地震现场紧急抢救休克人员的方法是:

(1)注意保暖,但不要使其出汗,不要过热。

(2)伤员宜采取卧位,且不宜头低脚高,以免横膈压迫心、肺,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但伤员出现面红耳赤、呼吸困难时,要抬高下半身。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可能防止缺氧。

(4)可喂伤员热饮料。但伤员在昏迷不醒、呕吐、腹部负伤、手术前等情况下不可喂热饮料。

(5)如有明显的出血,应立即止住。如胸、腹腔内有出血,应先运送至震区医疗站或震区医院,立即施行确定性治疗。

(6)如有抗休克裤,应尽早使用,以有效提高循环血量,增加重要脏器的灌流量。

(7)做好伤肢的固定。

(8)止痛。如需注射杜冷丁等止痛剂,尽可能采取静脉注射,以保证止痛效果。

(9)尽可能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如有右旋糖酐或其他扩容剂,更有利于补充血容量。除脑外伤伤员外,输液速度宜快,切忌用小针头缓滴注。

如何正确解决饮水问题?

强烈地震后,城市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供水中断,城乡水井井壁坍塌,井管断裂或错开、淤砂,地表水受粪便、污水以及腐烂尸体严重污染,供水极为困难,有时不得不饮用河水、塘水、沟水和游泳池水以及雨水。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是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供水问题首先要找到水源,其次是进行水质检验,确定能否饮用,第三是对不适饮用的水进行洁治,第四是采用合适的供水方式。如何寻找水源?

根据震前了解的当地水源分布,并通过现场调查,寻找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保护的水源。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防止坏人投毒。

如何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和消毒?

(1)混水澄清法: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适量加入混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即澄清。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木芙蓉、锦葵、马齿苋、刺蓬、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也有助凝作用。

(2)饮水消毒法: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加l~3毫克氯,15~30分钟后即可饮用。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3毫克氯时,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2片或2%碘酒5滴,振摇两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如何保护水源?

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由当地居民中的骨干分子管理周围清洁卫生。取水要用公用水桶。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水源附近由防疫人员定时消毒。同时,积极修复自来水系统和水井,必要时打临时浅水井。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1)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分发进行卫生监督。救灾食品不得与汽油、杀虫剂、毒鼠剂以及其他毒物一起贮存,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食品仓库和堆放食品的地点要干燥、通风、清洁。发放食品时要派卫生防疫人员把关,对生霉、腐败、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漏气与严重锈蚀的罐头,禁止发放食用。

(2)对挖掘出的食品进行检验和质量鉴定。对从冷冻库内挖出的肉类食品要经卫生检验队检验,明显腐败变质者深埋,轻度腐败者炼工业油;未腐败者经高温处理可供食用。对砸死的牲畜除经兽医人员检验确定可食者外,一律作深埋处理。

(3)恢复工作的食堂、饭店要有防蝇设备,要保证供应的食品清洁卫生,要创造条件对食具做到用后洗净、消毒。饭菜要烧熟、煮透,现做现吃。严禁出售腐败变质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饮食服务人员身体要健康,至少无传染病。

(4)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

如何做好灾后防暑与防寒?

炎热夏季居民需在防震棚上遮荫,加强棚内空气对流,中午在防震棚周围洒水降温等,预防中暑。

地震过后有时会出现大雨,这时,灾区群众就不仅需要防暑,还需要防寒。由于多数人躲避震灾时来不及携带足够的衣物和雨具,防止身体被雨淋湿导致体温过低或感冒就成为必须重视的问题。因为地震之后,人们尚处于惊恐之中,免疫能力降低,如果身体潮湿,体温过低,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条件允许,要设法寻找到既能防震又避雨的场所。实在不行,也要尽量保持身体干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的干燥,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体温。

严寒冬季要在进出口搭建挡风墙,在防震棚的四壁涂泥,防止透风。棚内要搭安全坚固的取暖设施,防止发生感冒和冻伤。

灾区不能吃的食品有哪些?

(1)被水浸泡的食品,除了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外都不能食用;

(2)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

(3)压在地下已腐烂的蔬菜、水果;

(4)来源不明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

(5)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

(6)不能辨认的蘑菇及其他霉变食品;

(7)加工后常温下放置4小时以上的熟食等。

如何治疗震后心理创伤?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此不能回忆。

(2)恢复期。这一阶段,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正常的恢复期包括“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纳”五个阶段。

(3)康复期。康复期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地震后易出现的心理障碍有:

(1)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者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这是地震等严重自然灾难之后,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尤其是对于精神打击比较大的人群,比如失去孩子的母亲、失去双亲的幼儿、目睹亲人惨死画面的人等等。在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在头脑中反复经历那些创伤性的画面,对于和创伤有关的信息反应剧烈,睡眠、食欲、生活都会被挥之不去的灾难性画面和经历搅乱,痛苦、紧张、无助感的长期体验,这些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症状。

(2)恐怖性神经症。是一种灾难过后,对于那些本不该恐怖的事物、场景、话语等外界信息表现出的恐怖反应,不仅内心有恐怖的体验,而且躯体上会有明显的紧张、出汗、颤抖等恐怖状态反应,甚至会因此发生一些退缩和逃避行为,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

(3)焦虑性神经症。分为突发性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两种。症状都是表现出与现实处境不相符的紧张、焦虑不安、无所适从,突发性惊恐障碍表现的比较集中、急性和症状明显,而且在突发过程中,来访者有明显的濒死感,令其在经历一次发作之后,惶恐不安。

(4)强迫性神经症。包括强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种,突出表现为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造成自我内部分离、对立的精神痛苦。

震后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1)惊吓期过后,号召未受伤的人们,全力投入抢险、抗灾、营救工作中,感受与灾难的搏斗,增加个人自我价值,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珍贵,产生对死亡和灾难恐惧的自我免疫。

(2)受伤的人们,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面对灾难,我们首先要活着,这样才有机会去和灾难做斗争。

(3)正向的精神引导,感受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社会各阶层,全国各族人民的关怀与救助,感受社会支持系统的保障和力量。

(4)重视告别仪式。与不幸遇难的亲人告别,相信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会祝福我们,他们虽然不幸离开,但是他们依然希望活下来的人能够更好的、更健康的、更勇敢的活下去。

(5)对于失去双亲的少年儿童,除了物质上的支援之外,帮助他们联络外地或者本地幸存的亲友,尽快给予精神上的安全抚慰。

(6)已经出现明显创伤后精神障碍表现的患者,尽快转精神科、神经内科进行心理干预、药物干预。

如何对遭遇灾难的人们给予心理支持?

面对这种突然发生的重大灾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心理支持:

(1)劝说受灾者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如果能够睡觉,尽可能让他们睡觉休息,因为质量高的睡眠,对于恢复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帮助很大,从而提升他们应对灾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

(2)陪他们说话。对于那些惊恐未定的人,陪伴在他们身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不停诉说灾难的情景,不要阻断他的叙述,要耐心倾听,并让他感觉到你能够感同身受。

(3)适度的肢体接触。对于那些虚弱的人,比如老人和孩子,握着他的手,或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都会让他脆弱的心理得到很好的支持。

(4)提供充足可靠的信息,避免谣言造成的恐慌心理。灾难发生后,一般会出现信息混乱,很多没有经过确认的信息会很快传播,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惊慌,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保障信息畅通,让人们听到最权威、最及时、最准确的信息,这是很重要的心理支持。

震后恢复要注意哪些事项?

(1)当发现有毒、易燃气体泄漏或房屋倒塌时,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2)不要随意使用明火,确认安全后,才能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用电、生火;

(3)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及时收听广播,收看政府公告;

(5)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6)积极和乐观地面对灾后生活。

  本文摘自《抗震救灾自助手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定价:3.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