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出版观察

2008-05-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泉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 我有话说

进入新世纪,中国正在意气风发地走向少儿读物出版的大国、强国。“少儿读物”内涵丰富,包括启蒙识字益智类、品德教育励志类、人文历史知识类、自然科学科技类、图画卡通绘本类以及语言艺术文学类等。由于儿

童文学最具审美价值与人文精神,同时又往往是其他各类读物的原创基础或引用资源,因而儿童文学历来是少儿读物中的重头戏,也是当下一些牛气冲天的少儿出版社的成功命脉。梳理新世纪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图书出版,我认为最让人深长思之的是我们的原创目的、原创目标、原始动力,已经从上个世纪很长时间(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前)形成的以成人意志、成人目的为中心,全方位地转移到了以儿童精神生命需求、儿童经验世界、儿童审美接受为中心的“儿童本位”理念,正是这一革命性的变化,才从根本上促成了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良性发展的态势。

童年文学崛起

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最大特色与成就,就是有力而有效地扭转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头大、中间小”的困局。所谓“两头大,中间小”,系指服务服从于中学生年龄段的“少年文学”与幼儿园小朋友的“幼年文学”,创作成就大,出版品种多,而居于儿童文学三个层次中间核心地位,即服务服从于小学生年龄段的“童年文学”却显得势单力薄,作品寥寥。但如果抽取了童年文学这一核心层次,整个儿童文学的状况显然是畸形的、不正常的。因为处于7―8岁至12―13岁小学生年龄段的孩子们,正是求知欲旺盛、想象力丰富而又尚未受到应试教学“魔杖”干扰,有大量课外时间阅读作品的儿童文学主体读者群;相对而言,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已逐渐靠拢成人文学,应试教学的压力又挤占了他们的时间;幼儿园小朋友尚处于识字启蒙阶段,主要是通过老师、家长帮助他们选购、阅读,因而幼儿文学是一种亲子共读的“听赏文学”。

“两头大,中间小”的困局之解破,有力地激活了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生产与出版,使文学类图书出现了细分读者、多元共生的良性态势。服务中学生的少年文学,主要是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与校园、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叙事类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是长篇。小说如:曹文轩的《青铜葵花》、《细米》,张之路的《非法智慧》、《极限幻觉》,秦文君的《一个女孩的心灵史》,沈石溪的《鸟奴》,黄蓓佳的《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常新港的《陈土的六根头发》,彭学军的《你是我的妹》,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黑焰》,三三的《舞蹈课》,谢倩霓的《喜欢不是罪》,李学斌的《蔚蓝色的夏天》,程玮的《少女的红围巾》,常星儿的《回望沙原》,张品成的《十五岁的长征》,刘东的《轰然作响的记忆》,以及辽宁作家薛涛、车培晶、于立极、刘冬、董恒波、常星儿、刘冬等直面当今少儿生存现实、东北味儿十足的“小虎队原创小说丛书”。报告文学与纪实文学如:谷应的《二蛮漂流记》,韩青辰的《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简平的《阳光校园拒绝暴力》等。散文集如:金波的《感谢往事》,刘先平的《大自然探险系列》,金曾豪的《蓝调江南》,吴然的《天使的花房》等。以上这些作品大多沉潜着创作主体的精神创造与艺术深度,力图对当下少年儿童的生存现状与生命成长中的方方面面做出审美批评,因而整体上属于以中学生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少年文学范畴。由于中学生的应试教育压力与文学兴趣逐渐转向成人文学,相对而言,少年文学的出版印数较少,而且大多没有重印的可能,甚至出现“专家熟知,少年不知”、“专家叫好,少年了了”的尴尬现象。但也有例外,如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曾数次登上畅销书榜,这说明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会受到读者的衷心欢迎。

进入新世纪,给人一个强烈感觉是: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似乎是越来越“热”,文学类图书不断出现于少儿类畅销书的排行榜。但我们如果细加分析就可发现,真正拉动儿童文学图书出版杠杆的是童年文学,也即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作品,我们说“多元共生,细分读者”的良性景观也主要体现在这里。新世纪童年文学创作可谓异军突起,响应者众,已产生一种全局性的共震效率。在这里,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客观公正地提出四川女作家杨红樱对拉动童年文学创作的功绩。杨红樱曾做过十年小学语文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至少已有20年的历史,她的创作经历了从科学童话到人文童话,再到儿童小说,以至小说、童话双管齐下,并以系列长篇为主的过程,最终形成接力出版社的校园小说“淘气包马小跳”、明天出版社的连续童话“笑猫日记”、作家出版社包括《女生日记》、《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等的“成长小说”三大系列品牌,创下发行近2000万册的记录。杨红樱对童年文学的成功把握为新世纪儿童文学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新鲜经验。

受杨红樱作品“旋风般”的影响,新世纪童年文学出现的创作热中,许多作品都在有意无意地学习甚至模仿杨红樱,有不少出版物的封面设计几近接力社的《马小跳》。这些年为小学生年龄段孩子们“量身订做”的童年文学(主要是系列小说)越来越多,影响较大的有:周志勇的《臭小子一大帮丛书》(鄂少社),赵静的《捣蛋头唐达奇系列》(北少社),李志伟的《开心学校系列》(北少社),汤素兰、肖定丽等的《小学生校园派丛书》等。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对杨红樱等的小学生题材儿童小说作过这样的批评:“这些作品基调明朗、向上,作品风格追求幽默的、快乐的、轻松的,在好读好看的故事情节中向孩子们传达一些浅近的立身、处事、为学的人生道理,倡导正面的精神价值,因而广受小学生年龄段孩子们的欢迎。”但必须指出,这类作品现在有某种雷同化、脸谱化,甚至庸俗化倾向,如写男孩必是淘气包、调皮蛋,写女孩则是鬼精灵、小辣妹,看不到个性。更有甚者,纯粹出于商业利诱,胡编乱造,败坏了童年文学的声誉。文学创作是一项最具个性特色的精神创造,如何在童年文学创作中坚守文学格调、形成个性特色,这是当下童年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上海郑春华创作的《非常小子马鸣加系列》,充分体现了作家一以贯之的精品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一种对孩子们高度负责的行为。

“幼年文学”发生明显变化

与上个世纪相比,新世纪三个层次儿童文学中的“幼年文学”图书出版有两大明显变化:一是幼年文学大多与幼儿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相结合,具有配合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教育孩子的应用性作用。通常做法是,出版社提出主题,或邀请幼儿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提出幼儿成长的相关问题并作专业知识的阐释,再物色儿童文学作家出作品(主要是短篇童话),画家配图,“三结合”共同完成。这方面有做得相当精致的图书,如:金波主编、福建少儿社的《好阿姨新童话丛书》(2000),明天出版社的《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丛书》(2003),湖南少儿社的《十二生肖儿童心理教育童话丛书》(2006)等。变化之二是,受引进版国外图画书的影响,中国本土原创图画书作为幼儿读物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正在积极推展之中。儿歌童谣一直是小朋友的最爱,在这方面也有相当精致的出版物,如北京少儿社的《新童谣》(2004),尹世霖主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中国经典儿歌》丛书(2006),金波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的《童声里的中国》(2007)等。

经典作品的资源重组

新世纪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热,还体现在对经典性、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资源重组,这方面做得最成功最有影响的是湖北少儿社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2006),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此外,江苏少儿社的《浅浅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佳作丛书》(2006)也颇有特色。2008年出版的广东新世纪出版社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湖南少儿社的《新世纪,新十家》丛书,中国少儿出版社的《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名家精粹丛书》等,也都是很有创见与特色的原创系列图书。我们还必须提出江苏少儿社在打造原创儿童文学方面的“x+1”的模式,即精心选择某位作家的数种原版精品,再加一部新创精品打包出版,这一模式已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双效益。近年已先后推出了《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金波至爱作品系列》、《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彭懿幻想小说系列》等。

王泉根推荐原创儿童文学书目

《青铜葵花》,曹文轩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个女孩的心灵史》,秦文君著,江苏文艺出版社“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巨人的城堡》,杨红樱著,接力出版社《乌丢丢的奇遇》,金波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韩清辰著,少年儿童出版社《非法智慧》,张之路著,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儿歌集《童声里的中国》,金波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舞蹈课》,三三著,接力出版社《鸟奴》,沈石溪著,上海文艺出版社《阿笨猫全传》,冰波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