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吴岩新世纪儿童科普/科幻图书观感

2008-05-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吴岩: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 我有话说

大系列、连续性、经典性。

提到新世纪的儿童科普和科幻图书,我的印象是大系列、连续性、经典性图书被广泛出版,各出版社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真正有突破性的原创作品,还在少

数。

所谓大系列,指的是科普科幻图书多数已经被分学科组织起来,力图覆盖少年儿童感兴趣的所有领域。

以北京教育出版社的“解读生命丛书”为例。全系列总共10本。把生命科学相关的具体内容一网打尽。10本书的作者中,光是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就有三位,占三分之一。与先前曾经有过的邀请院士挂名撰写的儿童科普系列不同,该丛书中所有参与者,都真正捉刀弄笔,亲自写作。我特别推崇古人类学家吴新智撰写的《人类进化足迹》,书中描述中国猿人的部分尤为精彩。在编写过程中,编辑不断参与到创作中来,才是保证这套丛书成功的最主要原因。美中不足的是,开本显得太拘谨。如果当时能解放思想,在开本上创造空间,这套丛书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套科普图书了。

如果说“解读生命丛书”立足国内、立足本版、立足在一个学科领域内创造百科全书的佳绩,那么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英国儿童科普系列“可怕的科学”,则从更加广泛的领域、以更加幽默的方式创造了儿童科普图书的出版奇迹。这套丛书总共60种,分成经典科学、另类新知、自然探秘、经典数学、体验课堂五大分系列。每个系列从5-20部不等。每部都有个悚人惊闻的名字:《绝密身体报告》、《触电惊魂》、《显微镜下的怪物》、《杀人疾病全记录》,还有《肚子里的恶心事》……这一套丛书则以漫画为辅助,还通过作者精妙的撰写,把严肃的科学知识切割成不同部分:有问答,有恐怖档案,还有历史小故事。难怪该丛书创造了发行的佳绩。

除了大系列,连续性图书也是新世纪科普科幻图书的一大特点。以漓江出版社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套科幻年选为例,两套丛书几乎同时创建,同时邀请著名科幻作家主编。漓江版选择“时间优先”战略,每年1月不到,已经上市。四川人民版无法做到时间优先,便采用“内容优先”战略,对每个作品都进行观点独到的点评。这种区分都获得了青少年读者的好评,也使两本读物销量上获得成功。

经典性也是当前科普科幻出版的又一个特点。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科幻名作”系列和《科幻世界》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分别可以成为这类图书在本版和引进版方面的代表。

“中国当代科幻名著系列”仅有四部作品,分别由当前知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王晋康和星河的过往名著组成。其中韩松的《红色海洋》,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去奇异的阅读感受,还给文学研究者带去了许多叙事的惊讶。

在编辑国内经典的同时,出版商们也没有忘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国外。由于整体购买了1000万字的版权,导致《科幻世界》杂志几乎掌握了近年来最重要的科幻作品的出版权。从三四十年代的海因莱因、克拉克,到近年来最著名的尼尔・盖曼、罗伯特・索耶、南希・克丽丝,中国的少儿读者终于能把西方科幻的百年名著一网打尽。

在谈过新世纪科普科幻出版的基本印象之后,还想谈点不足。我觉得,新世纪科普科幻创作与出版,至少存在着三个不足。

第一是,真正令人难忘的原创作品太少。去年,我们应中国科协的委托完成了“科幻与民族自主创新”项目的科研。研究发现,真正能抓住当前科学发展的特点、创作的具有前沿性、启发性、开放性的作品,还显得太少太少。作家似乎失去了与当前科学技术的联系,感觉正在迟钝化。

第二个不足,是已有科普科幻读物对当代儿童特点的掌握不足。在今天,那些出生于90年代中期之后的孩子,是成长于网络媒体、卡通作品和消费主义盛行时代的孩子,对这些孩子进行科学普及或者科学幻想的传播,需要作家真正熟悉他们的生活。十分可惜的是,所有当前已经出版的作品,包括获奖作品,在这方面都相当薄弱。

第三个不足,是读物形式仍然需要创新。在一个立体化多媒体的时代中,如何对孩子的感官进行全面呵护,还希望出版家和作家共同努力。

吴岩推荐科普读物书目

《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刘兵主编、张亚力绘画,吉林人民社2000年版《2001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韩松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科幻新生代精品集》,星河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人类进化的足迹》,吴新智等主编,北京教育出版社、北京少儿出版社2002年版《安德的游戏》,[美]奥森・斯科特・卡德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善恶女神》,王晋康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红色海洋》,韩松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著,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绝密身体报告》,[英]尼克・阿诺德著、托尼・德・索雷斯插图,北京少儿出版社2004年版《潘家铮院士科幻作品集》,潘家铮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