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支持筹建汶川地震博物馆

2008-06-0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江西师范大学 周祖荣 我有话说

近日,作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正执笔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呼吁筹备建立汶川地震博物馆,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思和为后人提供警醒。地震虽已过去多日,但灾难带给国人的伤痛却似割肉般割着每个人的心,令人久久难以遗忘。救灾当前,假若现在提出一些与抗震救灾无关的建议或提案,那显然是

不合时宜的。因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在挽救生命方面。但有一可与当前主要任务同时进行且意义不凡的,那就是文化名人冯骥才提出的筹建汶川地震博物馆。

笔者认为,汶川地震博物馆的筹建,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首先是历史价值。历史不仅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而且要站在明天看今天。以此历史观出发,我们有责任把此次地震灾难作为一次历史性事件记录下来,见证它的破坏力,见证我们直面这场灾难的举动,见证这代人的精神境界。

其次是学术价值。此次汶川大地震是我国西部地区建国以来发生的损失最大的一次破坏性地震。因此关于此次地震中地质、地貌研究以及水源等多方面的重要资料,可说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建汶川地震博物馆,对以后地震的相关研究及对比,无疑是一部“活化石”。

再次是精神价值。多难兴邦,大灾面前有大爱,灾难使全体中国人的心联系得更加紧密了。此次汶川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焕发出患难与共、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一笔无穷的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升华。

在当前抗震救灾中,可对筹建地震博物馆做些前提性的准备。如保存几处地震破坏的原生态现场,设立“汶川死难人民纪念碑”,珍藏与地震、赈灾有关的内容,包括遇难学生书包,救灾中用过的降落伞及大量照片录像等,无疑是一部关于地震展览方面的“活辞典”。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