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诗歌向何处去

2008-06-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今年春季,美国文学杂志《亚特兰大评论》(Atlanta Review)集中编译和出版了一个中国诗歌专号,译介了包括西川、翟永明、于坚、王小妮、多多、王家新、肖开愚、韩东、臧棣、孙文波、蓝蓝、杨键、鲁西西、树才、胡续冬等多位中国诗人的作品。最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帕米尔文化艺

术研究院、美国《亚特兰大评论》又在京联合主办了“全球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诗歌”学术研讨会暨朗诵会,众多诗人和诗歌评论家对于全球语境下当代诗歌的行进方向、诗歌的翻译问题等做了讨论,本版所摘取的,是其中三位诗人乔直、于坚、韩东的观点。

全球化对中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现在从北京到昆明,已经没有什么差别,它不是带来更丰富的世界,而是简单的平面化生活。当代诗人的最大焦虑在于,写作已转向网络,网络是当代诗歌最喧嚣的地方,诗歌正在变成一种声音的狂欢。汉语的特性在于它是象形文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用索绪尔们的能指、所指着两个层面无法理解汉字。翻译只能解释汉字最粗糙的层面,而且必然肢解、分裂汉字。翻译后的汉字变成了拼音文字。翻译只是以新的声音,激活原有的意义。汉语翻译成拼音文字比拼音文字翻译成汉语损失更为严重,而且还有一点,翻译是在声音层面将原作读成普通话,这对我这样的方言、普通话的双语诗人损失更大。网络写作带来的焦虑是把汉语简化成了声音和意义。比如我在电脑上用全拼写作,屏幕上看呈现为汉字,但思维方式是拼音的,这与我们与古人的写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了。这是字和音的分裂,汉语表面还是汉字表现,而写作已经拼音化了。汉语生活世界正在名实分裂,名不副实。全球化作为一个物质现实已经全面进入生活,汉语却处于被孤立被边缘化的状态。全球化的一个障碍是汉语,汉语是寄托中国心灵的地方。全球化可以带来物质生活、科学技术、货币等等,但不能带来灵魂。全球化的策略是,将汉字孤立起来,绕开它,让它自动失效。

12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