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地震让诗歌重生

2008-06-11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烟台电子工业学校 韩晓玲 我有话说

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诗歌仿佛找不到栖息之地。中国诗坛虚假诗人丛生,诗歌常常遭遇公众的集体冷遇和嘲讽。汶川地震发生后,多年与“流行”无关的诗歌成了灾难面前最适合表达情感的文学载体。成千上万首诗歌出现在网络、报纸、手机短信上,全社会迸发出巨大的诗歌创作激情。

诗歌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形式

,汶川地震使得诗歌再度“热”了起来。“诗言志”、“诗寄情”,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诗歌最能快捷传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深沉思索和浓烈情感。“9・11”以后,美国人首先想到抚慰心灵的,不是《圣经》,而是诗歌。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两三天里,一篇篇在末尾标注着创作时间“2008年5月14日晨写于上山之山道”、“2008年5月15日通宵未眠”的诗歌成为人们寄托哀思、鼓舞斗志、激励抗震救灾的第一武器。人们通过诗歌将对灾区人民的牵挂,将对祖国的挚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激发出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在这场举国悲痛的灾难面前,知名诗人与草根写手共同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震惊。《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三别”(《孩子别怕》、《孩子别喊》、《孩子别哭》)等脍炙人口的诗篇脱颖而出,在读者心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共鸣。这些诗不艰涩,几乎都是大白话,人人都可以读得懂;而这些诗,又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是蘸着血写出来的,是含着悲喷出来的,是被“情”字铸出来的。人们用诗歌去抚慰那些在地震中受伤的心灵,去激发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热情。

诗歌的本质是纯粹的情感,是充满激情的力量。大地震让数万人顷刻间失去了生命,诗歌就这样在疼痛中回家了,在灾难面前“喷涌而出”。灾难,生命的悲悯,激发了诗歌创作的激情,由抗震救灾带来的诗歌热,掀起中国诗歌崭新的一页。多年后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批诗歌成为了此间国家、国人思想和情感的最好记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