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只吃知识的毛毛虫

2008-06-18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周易之 我有话说

艾瑞・卡尔总是描绘那些自然界真实的生命,让孩子产生同感,试图给孩子一种童年的温暖、安全,消除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

艾瑞・卡尔:1929年6月2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锡拉丘兹

,年近四十才开始创作图画书,迄今为止,已经创作了《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Brown Bear,Brwon Bear,What Do You See?,1967)、《1,2,3,去动物园》(1,2,3 To The Zoo,1968)、《好饿的毛毛虫》、《好忙的蜘蛛》(The Very Busy Spider,1985)、《爸爸,请为我摘月亮》(Papa,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1986)等七十多本色彩缤纷的拼贴画风格的图画书,被翻译成了三十多种语言,小读者遍布世界各地。

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的图画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他甚至没有得到过凯迪克奖,这是因为批评家们不喜欢把书降低到像玩具一样的位置。2003年,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美国图书馆协会授予他劳拉・英格尔・槐尔特奖,这也可以算是对他作品的艺术性表示的一种迟到的承认吧。;

有这样一只毛毛虫,它孜孜不倦地爬了四十多年,在身后留下长长的闪着亮光的轨迹,照亮每个它所途径的每个小朋友的内心。现在,这只举世闻名的“毛毛虫”终于与中国小读者见面,这就是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美国著名图画书作家艾瑞・卡尔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

这只“毛毛虫”诞生于1969年,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各种大小开本的《好饿的毛毛虫》发行量超过2000万册。据说,全球每一分钟就有一本《好饿的毛毛虫》被买走。《好饿的毛毛虫》出版至今已有近四十年,仍未被超越,2007英国最受孩子喜爱的童书评选中它仍独占鳌头。

用艾瑞・卡尔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这希望是双方面的。

首先,这本书,是作者对永不熄灭的创作热情的希望。艾瑞・卡尔1929年出生于纽约,后随父母返德国定居。权威的德国式教育以及时代的战乱,让他的少年时光并不快乐。艾瑞・卡尔一直梦想回美国,他太怀念儿时美国那间洒满了阳光、可以自由画画的教室。于是,1952年,在他23岁那年,兜里揣着四十美元,又一个人回到了阔别了十七年的纽约,成为《纽约时报》推广部的一名平面设计师。

1967年,艾瑞・卡尔38岁那一年,为著名的教育家和作家小比尔・马丁写的故事《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画插图,这是他第一次为孩子画画,39岁那年,他独立创作了第一本图画书《1,2,3,去动物园》,获得了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插画展大奖。可直到这时他也不能确信自己能否以创作图画书为生。而《好饿的毛毛虫》正是艾瑞・卡尔决心以图画书创作为职业后的第一本图画书。也正是这本书令艾瑞・卡尔名声大震,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类型、创作风格,经久不衰,40年无人超越。因此,有评论家认为这本书对他而言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后来他感慨万分地说:“我是一朵晚开的花,40岁才成为一名图画书作家!”

年近八十高龄的艾瑞・卡尔已创作了《1,2,3,去动物园》《好饿的毛毛虫》、《好忙的蜘蛛》《爸爸,请为我摘月亮》等七十多本色彩缤纷的图画书,这些书遍及全球,拥有超过7000万册的销售量。可以说,正是这只毛毛虫,点燃了他后半生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创作图画书的希望。

其实,这只充满活力的绿色毛毛虫也带给了孩子们照亮生命的希望。一只很饿很饿的毛毛虫,它周一吃了一个苹果,周二吃了两个梨子、周三吃了三个李子、周四吃了四个草莓……每一个水果上都挖了一个小圆洞,毛毛虫就这样透过书页上的小圆洞一直吃个不停,吃到最后,变成了一条巨大无比的毛毛虫,变成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它是一本功能性很强的认知书,教给孩子时间、数量的序列关系,但它又不止是认知书,它用色彩表达了生命的璀璨,它是一本充满希望的书。”将此书引进中国的张杏如女士如此评价道。

艾瑞・卡尔的书个人风格非常强烈,他热衷于表现自然、生物的主题,使用拼贴技法、色彩绚丽,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艾瑞・卡尔总在创作中使用绚烂、明亮的色彩,描绘那些自然界真实的生命,让孩子产生同感,试图给孩子一种童年的温暖、安全,消除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他认为人的第一大创伤是出生,离开母体,第二次创伤则是离开家里去学校。他希望自己的书“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我的书里,我试图消除这种恐惧,用乐观的态度来取代它。我相信孩子们有天生的创造力,并且渴望学习。我想向他们展示,学习其实是一件既迷人又快乐的事情。”

也许,这只爱吃知识的、有一天将成为美丽的蝴蝶的毛毛虫,会照亮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的心。

《好饿的毛毛虫》,艾瑞・卡尔文/图,郑明进/译,明天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3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