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年风雨,化育万物

2008-06-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二、峥嵘岁月赴国殇,忍辱负重著辉煌(1937-1949)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拉开了序幕。国难当头,莫思独善其身,北大师生同全国人民一起,共赴国殇。通过努力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科技成果、宣传抗战理念等实际行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

自尊心、自信心,为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大于1937年10月迁校并与清华、南开联合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往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途中师生徒步3000里,历时68天。联大化学系由南开大学杨石先先生任主任,杨出国期间由黄子卿先生代理。联大化学系集北方化学界之精英,有教师42名,其中教授13名,讲师4名,助教25名。教授中有北大的曾昭抡、孙承谔、刘云浦、钱思亮、朱汝华等先生,清华的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张大煜、张青莲、苏国桢和南开的杨石先、邱崇岳等先生。在仪器药品极度缺乏,无自来水、煤气的条件下,师生共同克服困难,使教学实验得以维持。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依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次年5月西南联大的三校分别复原。北大于1946年10月迁回北平。化学系主任仍由曾昭抡先生担任,在曾赴美考察期间钱思亮先生代行其职。抗战期间,沦陷区的北大校址仍在招收学生,实验室仍在使用,药品、仪器和藏书也被保存下来。复原后的化学系除曾昭抡、钱思亮、孙承谔等先生外,又增加了袁翰青、马祖圣、邢其毅、蒋明谦、张龙翔等先生,清华大学黄子卿、高崇熙、张青莲、严仁荫、曹本熹等先生仍来北大兼课。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时时政局动荡,学生学习气氛依然浓厚。

解放后,曾昭抡先生调任教育部副部长,袁翰青调任科普领导工作。此间,唐敖庆、徐光宪、田曰灵、高小霞等知名学者相继回国,为中国化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从抗日战争爆发到解放战争胜利,北大化学系经历了历史上最艰苦的时期,但就是在这种“国难家仇齐当头、自身冷暖难顾及”的环境下,化学系师生坚持信仰、潜心科研、努力开拓、不言放弃,谱写了艰难困苦环境中的辉煌篇章,为新中国化学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风雨坎坷求发展,岁月艰辛谱丹心(1949―1978)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段时间里,北大化学经历了一个曲折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在艰苦的物质条件和无休止的政治运动的夹缝之中,北大化学人心系民族、不畏困苦、坚守信仰,仍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业绩。

1952年秋我国在“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总体方针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调整后的北大化学系是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来自北大的有孙承谔、邢其毅、徐光宪、田曰灵和高小霞先生等;来自清华的有黄子卿、张青莲、严仁荫、冯新德、唐有祺等先生;来自燕大的有张滂、白和懿、朱起鹤、师树简等先生,时由孙承谔先生任系主任。

1952―1966年间化学系年招生数都在200人以上,比院系调整前三校化学系年招生数总和还多几倍,而且学生人数波动之频,教师人数幅度增长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学习苏联是当时的方针。培养目标是造就化学专家,因此,强调专门教育成为重中之重。先后建立的专门方向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稳定同位素化学、胶体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等。学制从4年延长到5年(1955年入学),6年(1956年),再减至5年(1962年)。调整前的三校化学系都已经在培养研究生,调整后,北大化学系又兼顾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培养,扩大规模,为北大自己和兄弟院校培养出大批人才,尔后成为中国化学界的学术骨干。1955年,黄子卿、傅鹰、张青莲先生受聘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1234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