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不能辜负的是母爱

2008-06-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周显军 我有话说

幽幽的背景,一把人去虚位的竹椅,两朵凋谢的黄菊花……《孝心不能等待》一书的封面就让读者产生情感的分量与深度。

这是一本普通的日记,记叙的是一位平凡而令人崇敬的母亲:当我接过这部手稿细细品读时,竟不由得泪水盈眶,难以平静,仿佛也置身于他那些悲伤和痛楚的时日中。作者用真情和泪水,记下感人

至深的母爱和亲情,也从肺腑深处发出了“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心声――这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怅憾,一种椎心泣血的沉痛,不知不觉地,我在阅读之中便联想起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她的慈爱容颜,她的苦难人生,想到她为我们家几代人所付出的艰辛,想到她在左邻右舍中的良好口碑。想着想着,我脑海中幻化出了更多的母亲形象,三迁的孟母,刺字的岳母……啊,还有朱德的母亲,高尔基的母亲,等等。这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共鸣,正如美国作家惠特曼所说的:“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似!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细读《孝心不能等待》,我不仅为作者母亲身上具有的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和个人魅力深深感佩而动容,更为作者对自己的孝心孝行的反省和警示而震撼!孔子曾说,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既然一个人行孝的内容那么广泛,首先应当从伺奉自己的父母开始。因此,我们当然得每天“三省吾身”,扪心自问对父母对长辈的孝道,是否尽到了责任?

其实,我从全书字里行间中作者所流露出的炽热情感来看,作者就是一个深深挚爱母亲,时时处处恪尽孝道的孝子,他在守护母亲的二十多个艰辛夜晚,喂水喂药,端屎端尿……

比照他们,笔者从身边的所见所闻中,深感不少为人子为人女的所作所为应该受到良心的拷问和道德的鞭笞。

……一位老父弥留之际,几个亲生儿子和女儿却以种种理由拒不出面与父亲做最后的诀别;一位年过70的母亲患乳腺癌,急等着一万多元的手术费用,但5个子女中除一人送去5000元外,其余4人都袖手观望,令心寒齿冷的母亲伤心得泣不成声……

难以想象,一个不敬父母长辈,不爱姐妹兄弟的人,怎么能够施爱于他人,报效于国家。

“大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化都在此基础上产生。因此,“孝”的思想也是中国教育起源之一:任何人在社会上都有特定的角色地位,都应承担特定的孝敬老人的社会义务。

孝道教育在今天更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与价值。孝道教育应当情理相融,才能有效地抵制功利思想对人们精神世界的侵蚀。儒家曾提出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思想,主张用孝道教育去克服功利心对人性的理智和情感的浸染,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笃厚。自古以来,不少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发挥孝道教育传递爱的作用,倡导推己及人,呼唤人性中骨肉情深的本性,以淳化民风,把爱心从家庭内部传递到整个社会,营造整个社会充满和睦的风气。

家庭是孝道教育的起始点,母亲是这种教育的最重要的老师,一个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靠着像作者母亲这样的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女性所组成的一个个家庭细胞,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脊梁与躯体因此而变得更加坚挺和强大的源泉!

“孝心不能等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重要、切实又紧迫的命题。我们做子女的,如果非要等到以后收入增多一点,房子住大一点,抑或是清闲一点,待子女上了小学,上了中学,上了大学,最好是大学毕业再找好工作后……可是,父母的健康同样不容疏忽,一些偶然的突发因素,就可能让你措手不及,悔之晚矣。这几年流行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我听来十分亲切,不是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带上笑容和祝愿常回家看看,帮着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帮着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也把“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把“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呢,――这可是他们依门守望,焦急地盼着儿女回家的最大的心愿呵!

掩卷之余,我真想对作者说:天大地大,父母即天地。母爱是天地间最大的真、善、美,让我们都做天下父母的孝子吧,都做我们民族和国家的赤子吧,胜于万爱的母爱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而我们最不能辜负的就是母爱。

(《孝心不能等待》何庆良著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