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们走在通向书评理想的路上

2008-07-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2006年1月11日,“书评周刊”创办,迄于本周,正好百期。

在这两年半的时间里,“书评周刊”共出版了600余个版面,评论介绍了数千种图书,发表了不少颇具影响的文章。经过100期的运作,“书评周刊”已初步确立了自己的风格、版面结构和报道模式,其框架性的建设基本完工。这当然算不上多大的成绩,但在我们自己

,还是值得珍视的。在百期之际,首先要感谢读者朋友对我们长久的关注,他们从未知的某处投注的目光,赋予了我们的工作以意义;其次要感谢所有作者的支持,写书评是一个“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事情――这类文字不算学术成果,报纸支付的稿费又很低,但写起来却一点儿都不轻松――他们却能安之若素,乐此不疲;也要感谢出版界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可评”之书,于书评而言,“可评”之书就是原料,而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从未感觉到原料匮乏。

在“书评周刊”发刊词(《我们的书评主张》)里,我们曾提出一个比较高远的目标,如今回头检视,深感我们那时设定的目标还远未能达到。但是,经过两年半时间的实践,我们对书评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具体操作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读者的要求和期望有了更多体会……这些,都是我们继续进步的基础,有必要总结如下:

一、传播好书发刊词写道:“理想的书评有助于克服书籍命运的偶然性……能够而且应该成为一本书和读者缔结姻缘最好的介绍人――这恐怕就是书评的基本功能。”如今的出版业异常繁荣,每年新书数量总在20万种以上,读者到书店里,难免兴河伯之叹,觉得无从下手。对于一家专门的读书类媒体,为读者遴选好书就是义不容辞的职责。100期中,“书评周刊”评论、介绍了数千种图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讯。另外,我们也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荐书制度:每月初,书评编辑分别推荐、共同会商,推出一个包含20种图书的月度推荐榜;年末,在月度推荐榜的基础上,集全报社之力,评选出年度十佳图书、百佳图书――此榜单通过网络等渠道广为传播,被一些读者作为购书的指南。

当然,就促进销售而言,书评的影响不能过分夸大。正像《纽约时报书评》编辑部主任查尔斯・麦格雷斯所说:最权威的书评人是时间;如果一本书几十年后还有销路,就是对这本书的最好评价。在选书理念上,虽然我们绝不轻视畅销书,但更愿意把版面留给那些真正能令读者在智识方面受益的常销书。我们希望,我们所推荐的相当一部分图书,能够经得起时间这位最严厉的书评人的考验。

二、贴近读者我们在发刊词中即把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作为宗旨之一。在办刊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留出一部分版面给普通读者,并从中发掘了一批很有潜质的书评新人。我们发起过“我的俄苏文学情结”、“2006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2007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等3次征文活动,第一次征文来稿只有几十篇,第二次征文来稿约120篇,第三次征文来稿达200篇。尤令人开心的是,工作过程中,我们与一些读者有了比较频繁、深入的接触,有的还成了朋友。以书为媒,以文会友,不亦乐乎!

三、守护生态美国的一位图书编辑曾说,书评是文化生态的守护者。又如鲁迅所言,批评家的职责一方面是灌溉佳花,另一方面是剪除恶草;无疑,批评肩负着守护出版界、文化界健康生态的责任。2007年,我们加大了批评性书评的比重,揭露《中国人的精神》译文抄袭、《元培书架》存在硬伤等文章对著译界、出版界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要让书评起到此种作用,就需要保证书评写作的独立性。为此,我们做了不少努力,比如:尽量拒绝一些关系稿、人情稿;选择书评人时,尽量避开书作者的熟人朋友;尽量由报社编辑向书评人寄样书,而不是让出版社与之直接联系,等等。

四、探索可能在发刊词中,我们写道:“优秀的书评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和创作活动,有其自足的价值。”我们把书评看做一种创作,藉由此种创作,人们可以迅捷地传播新知识、新观念,参与学术前沿的对话与交锋,创生新的思想……就此而言,“书评似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见发刊词)。这样一种效果,一般不是介绍式、印象式、感想式等类书评能够达致的,而是有赖于知识广博、识见卓异的专家写的书评。有时候,一篇优秀的书评,往往有某种意外的后果。比如梁漱溟研究专家马勇先生为《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所写的评论《“自我颠覆”的晚年梁漱溟》(本报2006年1月18日第9版),无论就马勇先生自己而言,还是就学界而言,对梁漱溟的认识都有所推进。该文末尾指出了录音整理工作中的若干失误,引起了出版方的注意,事后作者应邀校订了书中的不少错误,使得重印的版本更加精良。而另一家出版社正是看到此文后,才邀请马勇先生撰写了一部新的梁漱溟传记,目前这本新的传记已经出版,据作者说,新作“颠覆”了他自己的旧著。又比如在医学史方面颇有造诣的王一方先生为《国士无双伍连德》所写的书评《与疫通行:历史过山车上的伍连德》(本报2007年5月23日第13版),对该书以及当前国内传记类图书的写作提出了中肯的、富有建设性的批评,令出版方和作者深为折服,并影响了出版方后来组织类似图书时的创作理念。

上陈四端,并不值得特别地夸耀。我们深知,与取得的点滴成绩相比,我们的不足更为明显,也远未达到读者期许的高度。百期之际,我们特地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著译界、书评界、出版界的朋友给我们提提意见,他们也都直言不讳,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意见和建议――有的还不是细枝末节性质的,而是根本性的。加强周刊的整体策划、增加图书专题的量、完善选书机制、增加批评性书评、把书评做得更有趣味、打造特色栏目、追踪热点话题、报道形式更加灵活……所有这些建议,都值得重视,我们将慢慢消化,逐步体现在今后的编辑工作中。

因而,“书评周刊”100期,于我们将是再一次的出发。书的世界,思想的世界,仍有许多的未知在等待着我们。有了读者朋友的殷切期待和随时指教,有了著译界和出版界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在这茫茫的书海中航行就不会感到寂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