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借来慧眼识好书

2008-07-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丁杨 我有话说

作为周报,《中华读书报》的节奏不似日报那么紧密,更长的内容周期却令时间过得不知不觉地快。在我周复一周策划选题、约稿、盯着电脑屏幕编稿子的时候,转眼已是“书评周刊”100期。周二签版后回家的路上是最轻松的时刻,稍事修整,下一期的内容又在心里斟酌起来……

在这个经济迅速增长,互联网日渐普及、

阅读率逐年下降的时代,读书(特别是传统纸质阅读)在大众层面已是有点“奢侈”的边缘化行为,这项千百年来为无数书虫痴迷的要紧事正在淡出很多人的生活主流,值得庆幸的是它依旧在另一部分人的心目中举足轻重,是他们以为世上最幸福的事之一。而这一部分人,有些是我们的作者,有些是我们的读者。100期“书评周刊”做下来,版面上的进步或许不会显得那么一目了然,但却默默发生着。其间的困难、阻力、起伏,此刻看来,都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编辑工作于我是一份职业,又远不止于此。有许多次了,我与那些富有真知灼见、以深入浅出笔触写出读书感悟的作者打交道,在此过程中,所收获的既是随后体现在版面上的文章,更是这一群真正热爱阅读的人压在文字背后的阅读方略与文化观点。这真是工作带给我的意外之喜。吕大年先生曾有本小书叫《替人读书》,我有幸身倚“书评周刊”这个平台,以桥梁纽带之姿把那些关于阅读的文章传递给我们的读者,自己也借这些文章作者的慧眼,丰富并拓宽阅读视野,这些文章的作者其实是在替我,替我们的读者读书、选书。最具新闻特质的也许是我负责编辑的每月初的那期“书评周刊”月评版(9版)――准时出现每月的“读书报推荐榜”,还有书评人、学者畅叙个人阅读心得的“坊间静读”,以及国内各地多位阅读版编辑、记者从各自角度观照时下好书的“书媒视点”。

环顾当下国内的读书文化媒体以及大众媒体的读书文化版面,大家的生存环境与话语空间都面临许多困境,但对于我们来说,坚守的终究是有些理想主义的东西。对于一份读书文化类纸媒,书评始终都是极难做好又非做不可的部分。不同作者、读者眼中的好书评标准从来见仁见智,众口难调,不过这不等于不可作为。毕竟有些价值观是具备普遍性的,如何在这有限的普遍性中尽可能做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成为包括我在内的“书评周刊”同仁的目标和难题。尤记得“书评周刊”发刊词上“专业眼光”、“服务读者”等诸多书评主张,短短16个字,做起来谈何容易。

回望这100期的内容,比照我们最初的想法自然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但这仍将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不是我们已经达致的终点。读书从来就是急不得的事,又从来都是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捕捉到更多信息的事,如何从阅读的个人化和公共性之间求得一个中点,亦是我们正在做又仍在探索中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