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在一本书中相遇

2008-07-0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柳已青 我有话说

天下的爱书人都会在此相聚,在这里会找到志趣相投的书友。以书为媒,以文会友,总会在一本书中相遇。有着共同的读书爱好,有着同样的精神追求,有惺惺相惜、吾道不孤的感觉。每次阅读《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就会

有这样的感受。

说起与“书评周刊”结缘,源于北京书市的一次聚会,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丁杨。丁杨编辑热情地向我约稿,那时“书评周刊”酝酿出刊,他编辑“书里书外”版面,我写了一篇书话――《宋春舫的褐木庐》――谈戏剧家、藏书家宋春舫和他在青岛的藏书楼“褐木庐”。后来,又认识了卢可思编辑。认识他,很有戏剧性。我写过一篇书评,评他的一本书,发在《新京报・书评周刊》,那时我并不知道他在编读书报“书评周刊”的社科版。随后,我收到一封他写来的邮件,以后我们有了联系。以后,我和丁杨、卢可思两位编辑有时联系,有时相忘于江湖。每次他们约我为“书评周刊”写稿,我总是愉快地答应下来,准时交稿子。

我经常在单位的阅览室翻阅《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每次都会发现自己想读的书,或者自己读过的书,看一看别人怎样评。江晓原、止庵、李洪岩、杨小洲、沈胜衣、赵荔红……在书评周刊上发表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国内活跃的学者和书评人,这些作者,有的见过,有的只读其书,未见其人,但在书评周刊上读到他们的文章,好似晤面会谈。报纸上相逢,一本书结缘,原来你也在这里。

最近,在《中华读书报》“文化双周”上读到一篇文章,多日的疑问一扫而光,有豁然开朗之感。这文章是沈平子的《从傅雷和滕固的一次争吵说起》(2008年6月11日第14版),文章从施蛰存记忆中的傅雷和滕固的一次争吵写起,抗战初期,昆明国立艺专,两位好朋友为何争吵以至交恶,正是我读沈建中著《遗留韵事:施蛰存游踪》产生的疑问。我曾查阅《挹芬室文存》(滕固著沈宁编辽宁教育出版社),没有答案。沈平子的文章旁征博引,援引了朱德群、吴冠中等人的回忆,还原了这次争吵的来龙去脉。读后茅塞顿开,拍案叫绝,叹服沈平子读书之细密,行文之严谨。

毛尖说,《万象》是一个接头暗号。“书评周刊”也是。有一次,我在书城和一个北京出版圈里来的朋友晤面,之前MSN联系,这是初次见面,我在短信中灵机一动,说我手上有一份中华读书报。我打开“书评周刊”,坐在椅子上投入地读起来。读了一篇又一篇,感觉眼前不远处有人来回晃动,好像打量着我,我从报纸中抬起头来,起身,确定这就是要见的朋友。朋友笑着对我说,刚才不敢确定哪个是,她指了指那排椅子。原来,我的邻座之上,端坐着一位仁兄,也在聚精会神地读“书评周刊”。

“书评周刊”出刊100期了,在全国有多少这样痴迷的读者,不得而知。但我知道,“书评周刊”聚拢了天南地北的爱书人,在这里,总会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书。“书评周刊”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从中华读书报每年评选的年度图书十佳与百佳可以看出来。我觉得,“书评周刊”发表的书评文章风格再多元化一些;“书里书外”版面能够考虑每周都出刊。毕竟,爱书人都喜欢书话,灵活,随意,不功利,见性情,像董桥那样的书话,迷死人的书话,多发一点,如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