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最底层的作者,最特殊的关爱

2008-07-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凯 我有话说

在“书评周刊”的所有作者中,我恐怕是少有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初中只读了一半,病囚在偏远乡下,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工作,依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由于乡村文化环境闭塞,书刊难觅,我原本都不知道有《中华读书报》这份读书人的报纸。

是去年11月22日在新浪读书频道看到了《“2007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征

文启事》,我就来到“书评周刊同仁博客”留言:“我来评一本,望提携啊。”没有想到二十多分钟后,编辑就回复了:“欢迎您赐稿。”我第一次体验到编者这样快的对话,当时就感觉到了编辑的认真态度。当晚,马上我就写了一篇《我也是个“偷书贼”》投稿了,两个小时后,我在邮箱中就收到了编辑的回复:“赵凯先生:谢谢赐稿,文章很好,我们会刊用。顺颂冬安!”天啊,这样的审稿速度,作为最底层的写作者,我哪里体验过啊?我马上再回复到:“您好!谢谢您,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字号的报刊上发稿啊,真的感激啊:握手!”五分钟之后,我又得到了编辑的回复:“您客气了。您的文章很真切,有真情实感最重要了!”一周之后,11月28日,我在“书评周刊同仁博客”中了解到,我的稿子已见报,《中华读书报》是周报,这就相当于是在第一时间给发表了。

后来,在“书评周刊同仁博客”中看到一位作者对书评周刊编辑几番指导、修改他的一篇稿子表示感谢,我也感慨附言:“作为偏远乡村的残疾作者,以往我发表的几篇作品,都是我的恩师推荐。现在是我第一次独立投稿成功,这对我个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事,是你们提高了我自立的信心。”编辑又不厌其烦地回复我:“赵凯先生:只要是好稿,适合我们的版面,我们都会尽可能采用。好多作者说感谢我们的话,其实,作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也应该感谢作者帮助我们。有时作者会说‘提携’、‘指导’之类的感谢话,我觉得有点不正常。我们常说,作者往往是学有专长的,至少在某方面确有心得的,编辑则往往只是懂得一点皮毛,我们之所以能提出一些建议,完全是由于我们看稿多了,有点判断力,至于学识、才华,往往比我们的作者差多了。对于作者,永远要保持一种敬重的心态。”

收到《中华读书报》样报了,看到是把拙文编发在征文专版的头条了;因为看到其他作者在收到样报后回复报告已经收到,我也就在“书评周刊同仁博客”中留言:“前年,何启治老师写介绍我的散文《阴霾中的一束阳光》发表在《光明日报》上,这回,我自己又在光明报业集团的《中华读书报》上发表文章了,我感谢北京这个‘光明’的地方。”第二天早上,我意外地看到了“书评周刊同仁博客”转发了何启治老师写的关于刘兆林老师关怀我的文章《阴霾中的一束阳光》,并且编辑附言:“我在博客上看到赵凯先生的留言,很快在网上搜索出这篇报道,非常感动,就把它转贴在这里,让更多的朋友了解赵先生。寻找梦想需要自己的毅力,也需要我们这些人为他们搭建舞台,能为这些艰难中的朋友提供一点帮助,我们的编辑生涯也就算没有白过。”

从此,我就在光明网上开始了对《中华读书报》的阅读,连以前的旧报我都翻阅了好多期,急切跟踪每周三最新出版的报纸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在与作家刘兆林老师的电话中,我提到《中华读书报》刊发了我一篇小稿子,刘老师说:“那是一份非常好的报纸。”是的,我已经感受到了:《中华读书报》是一份非常好的报纸,因为有非常好的编辑!

《中华读书报》给我的印象之好还在于,编辑对不予采用的稿件也必做回复。其后,我又投稿三次,编辑的回复我都珍藏着:“很感谢您再次惠赐稿件,文章达到了我们要求的水准,不过,因为今年征文来稿量比较大,我们希望有更多朋友的文章有机会见报,因此,您这篇文章我们就不接受了。请理解。”还有“大作挺不错的,不过,这本书的书评恐怕不好安排。因为,我们以介绍新书为主,较少重复地推荐一本书。版面有限的情况下,一些稿子不得不拒绝。望您理解。”对于我这样一个底层作者,“书评周刊”编辑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给予了许多帮助,这教我如何不感动!作为普普通通一个作者,我在这里得到了最特殊的关爱。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