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大片的尴尬和生存策略

2008-08-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我有话说
几年来,“中国大片”不仅成为支撑电影市场的主力,也成为大众与批评界集中议论的对象,大片一直纠缠在起伏跌宕的坎坷风波中:在2007年前,“大片”因为《无极》和《夜宴》遭遇到舆论前所未有的批评浪潮时,它们的票房依然成为当年度重要的国产票房收成标志,口碑和票房的反差支持着不同需求的议论依据;及至2007年《集
结号》将大片的票房和社会的口碑同步推向高点时,对“大片”的欢呼暂时压过诋毁的呼声;而2008年的《赤壁》(上)再一次重演着批评刺耳而票房攀升的大片现实图景,人们的惊愕重生。

2008年,围绕着《赤壁》,大片功过得失评判再次成为话题。如何看待大片,也预示着如何认知中国电影市场与艺术文化的现实与前景。

大片时代的现实图景

毫无疑问,现在谈论中国电影无法避开“大片”话题,目前状况下,漠视大片,既违反电影生产大局,也违悖大众心理期待与兴趣所在。“大片”是中国电影存在的实在。世界格局中,大片无疑也是主宰。据美国电影协会的报告显示,2006年美国电影公司用于影片制作和营销的费用为平均每部1亿美元左右,与2005年的水平基本持平,其中制作费用占三分之二,营销费用占三分之一。这是在电影帝国操作发行的基本费用。在长期几百万创作经费的小制作背景下,中国借鉴国外经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操作投资格局。伴随着入世和加速市场化步伐的进程,中国电影也逐渐进入“大片时代”,以前难以想象的一部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的电影制作,成为市场接受的主导对象。及至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33.27亿元,较上年增长26%。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占总票房的54.13%,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而2007年全年电影综合效益达到67.2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而这里电影“大制作”至关重要。

到了2008年上半年,中国电影高升姿态在多向度上愈发明显:上半年国产影片总票房首度超过进口影片,从而改变了2004-2007年连续4年上半年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不到30%、国产影片票房与进口影片票房倒挂的状况,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其中,“大片”已经是拔头筹的市场主宰,从春节黄金周上映的《长江七号》和在4月淡季上映的《功夫之王》,单片票房均超越今年所有上映的进口大片,包揽冠亚军。乘着东风,自7月10日在全国上映的《赤壁》更是连破多项纪录。7月29日,据中影集团公布的数字,《赤壁》票房已突破2.6亿元,这也使得该片成绩超过《英雄》的2.5亿元,跃身成为国产大片历史上第二高票房电影。

大片生存的必然意义

“大片”是市场经济时代电影艺术的产物。可以说,未曾有大片意识的时代,是中国电影满足于传统的生产消费关系、进行自足自得生产的时代,那一时代也产生了适应彼时社会文化生活而同时不乏优秀的艺术产品。但随着时代开放,大片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争夺着市场的主导份额,也适应着观众潜滋默长的观赏需求。大片出现,是电影市场意识确立的标志。站在市场和艺术文化结合的角度看待中国电影生产、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对象“电影大片”,才能看清其市场生存意义所在。

“高概念电影”、“好莱坞大片”、“景观电影”、“大制作电影”等,都基本源于外国大制作而来的概念,其包含了大资金投入,大场面奇观,高科技制作,大明星出场,大宣传策略等特征。如《赤壁》,就包容了香港的大牌演员梁朝伟、金城武、张震,台湾的名模林志玲,内地的实力派张丰毅、赵薇、尤勇、胡军等,说明明星对于大片票房获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俗称的“大片”来自于商业机制主导下的美国电影。支配大片的观念,就是企图以大制作来造就大奇观,由此,视听觉超常发挥、艺术技巧表现突出、商业类型元素充分运用、适应最大化的受众群、争夺大回报的商业市场等等就是大片通用的法则。大片的核心是商业利益,在坚持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大片操持电影技术手段,也最大程度发挥艺术感染力。沿袭到中国电影市场格局基本确定后的“大片”形态,出现了令人议论纷纷的指摘点。2008年的《赤壁》(上)再次勾起关于中国大片的两极问题:市场高票房与文化低诉求的矛盾。

大片兴旺是电影发展必然面对的时代潮流,单纯幻想依循非市场创作传统,要求电影退回到自得其乐的创作年代,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上个世纪末,中国电影在计划经济圈子中已经走到低谷,观众日渐稀少、电影院门庭冷落的事实,推动着招引观众回归电影的急切期望。建立市场机制的最初原因是让电影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在21世纪最初几年,寻求市场实现电影长足发展的努力取得成效,中国电影的产量和票房逐年增长,其中,大片的概念逐渐清晰并越来越占据中心位置,相伴而生带来了越来越明确的认识:电影是文化产品。以2007年内地华语片前三名看:《投名状》2.2亿人民币,《集结号》2.1亿人民币,《色・戒》1.2亿人民币。没有它们,难以想象中国电影将赢得怎样的状貌。毫无疑问,观众的影院之旅也多半冲着大片而去。大片的确需要评判,大片也有辨析的必要,但简单的轻蔑大片不是促进大片健康发展的良策。

准确地说,时代文化潮流、电影发展走势、观众心理期求都是大片登上历史舞台的推动力。大片的出现也是中国电影必然走到的汇聚点。

大片出现自有其背景。从《英雄》开端的大片浪潮,遭遇到形式至上、思想混乱、人物苍白、价值取向含混等等批评,但市场上的观影主体却不断攀升。以为排除大片,电影就艺术了,或者以为艺术天然和大片绝缘等,都是自以为是的认识。关于大片带来的技术主义辨析、类型化可能、抵抗大片的中小型操作的比照,艺术和市场如何协调等问题,都要在大片存在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较好的分析。

大片的出现也符合市场投入产出的规律。大片是市场生存第一的时代标志,有了大片的存在才有市场以及延伸创作的可能。不言而喻,大片造就了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超过半壁江山的民族满足感,也刺激了生产投资的可能。“二八规律”在电影创作上也有普遍性:80%资金投向少量的大片商业片,20%收益取得在80%的创作中。其实,电影消费也是如此。大制作片、大导演、大明星成为观众选择的主要因素。除去了大片,一些哪怕得到世界奖项的中国电影几乎不为人所知,也是事实。

大片还造就了电影投资渠道的国际化、多样化的现实。我们已经知道,2007年度402部影片创作中,民营公司独立摄制和合作出品的影片高达267部,显示了远别于传统生产的格局。多投资主体的合拍片越来越多,在电影《赤壁》的联合出品方就超过十家。

电影已经进入市场化时代,即市场取舍决定创作的时代。它以市场利益为取舍,抛却单一依循内容为指向的创作,根据市场回报取舍来指挥创作走向。

  大片嬗变之路

前前后后,大片大略有以下发展阶段:

在大片出现之前的电影多为“传统情感片”,追求创作本身的完满而不顾及市场,也没有市场之虞。但显然,没有市场意识的创作在市场环境下不能生存,是一个残酷却必须正视的法则。

后来的接近市场的“商业娱乐片”,在内容上变换花样,期待大众接受娱乐内容的趣味而获得市场收益,技术指标依然传统,被大片冲击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大片的出现奠定大片的基本属性,即把获取市场票房作为第一追求。近几年大片进入“技术大片”阶段,把技术指标作为主要追求,在形式上不遗余力下功夫,以为大众只是需要由技术炫耀带来的感官刺激,是忽视内容要素的走偏时期。

4、人们期待的“电影文化大片”的阶段还没有整体到来,这是一个将电影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作为主要追求,结合大片的技术操作的时代。

显而易见,大片一路行来,经历了过热、纠偏、沉稳的微妙变化。大片的初级阶段一味追求大制作,炮制出来的《无极》之类凸显无趣,损害了“大片”的名声,这一技术至上的余孽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消除,遭致批评理所应当。但在批评中大片应运而生的必要性被忽略了,这同样也无益于电影艺术的生产发展。对大片的非议,还包含文化观念的差异,传统艺术的文人性、艺术性与现代电影的市场性和商业娱乐性的差异,使理应出现的电影大片在发育不良的时候加倍遭致传统观念的批评。但无论如何,巨大的批评舆论,确实对大片起到了类似于猛药的警醒作用,让耀武扬威的大片生产者遭遇棒喝。纠偏,对于中国电影必然要走的大片生产之路意义重大。现在的大片创作开始调整,也取得实际效果:把大制作、大情感、大善恶对峙、大情境铺展等复合性的大片要素综合,这在以《集结号》为代表的创作中得到验证。

概言之,经过2006年的大片迷局,到2007年的批评纠偏,再到2007年底大片呈现出显然的变化,大片思维回到电影文化的基本路径,中国电影大片有了喜人创作。但显然,大片之路变局未定,走向“电影文化大片”的意识还需要加强。在《赤壁》再一次强化大片性质的同时,暴露了中国电影文化大片虚弱难产的现实处境。

  大片问题凸显

大片导致的问题摆在面前:大片时代的生存法则和我们的理想期待之间的文化差距。

我们不能不正视大片时代带来的一些不尽理想的问题:

其一,文化精神的扭曲淡漠。大片多为古装,疏离现实。当然未必以题材决定现实精神的多寡,但大片中精神心态的扭曲却需要指出。比如,在大片中越来越兴盛的“杀戮狂欢”倾向令人忧虑。问题还在于,大片的沉迷心态和取舍态度,《赤壁》――为一个女人而大动干戈?《英雄》――为了一个虚幻的天下而被秦王招安?《投名状》――血腥和情感背弃?情感根基的虚弱,一切皆无可取的悲剧结局,没有一个正面理念的支撑,影片为人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观众也无法从中得到信念和期望的满足。

浪漫怀想的失落丢弃。大片越来越津津乐道于残酷表现的同时,也失落了对于情感护卫的基本职能。兄弟残酷无情(《投名状》)、夫妻同床异梦(《满城尽带黄金甲》)、兄嫂伦常失度(《夜宴》)、朋友背信弃义(《十面埋伏》)、救人反遭陷害(《墨攻》)、英雄舍弃承诺(《英雄》)等等,古典理想和道义护卫的缺憾,使艺术精神慰藉的职能悄然丧失。

艺术追求屈就商业利益。在艺术上,个性和多样化是基本性质,而商业类型却需要规格和同一。大片在依循市场规则上似乎驾轻就熟,为了商业利益在技术形式的追求、为了悦众俯就的噱头制造几乎趋同,形成了几乎一样的武侠打斗、大战场杀戮、宫廷奢华排场等套路。

我们呼唤怎样的中国大片?

大片不是灾难,是中国电影进入市场化轨道的必然结果;自然,大片也不能是惟一形态,只是多样创作中的市场主导类型。没有大片,中国电影发展难有支撑,但大片没有精神支撑也难以长远发展。有了上述认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关于大片的一些深入问题。

2007年到2008年的《集结号》和《赤壁》是具代表性的讨论对象。《集结号》无疑是中国电影大片的重大收获,作为此前备受非议的大片转变路径的成功者,显示了电影大片应有的高端素养和艺术感染。中国影像要发展,不能不有生命感悟的锐痛刺激,这样的艺术才有撞击力度。

《赤壁》(上)的大制作气度无与伦比,于是大众蜂拥而至,票房节节攀升。但在什么地方总让人难以满足,也许它避开了《无极》的虚假乱造,却依然有不着边际的幻象遗存;也许它多有历史典籍的影子而非生造,却总在急于讨好市场的心态下,显得故弄玄虚;它的确把握了投资回报法则,赢得票房,但对艺术的粗疏,显然警惕不够;最为重要的是,《赤壁》(上)没有显示出和这一题材相匹配的精神追求,刘备仁义精神护佑妇孺的不合时宜、诸葛趴地观察军情的莫名其妙、周瑜诸葛亮忙里偷闲解救难产母马的不可思议、关羽无论上阵还是发言都虚张声势、小乔柔情显得做作、曹操大动干戈为了女性等等都让人生疑。我们不应仅只满足于票房,而必须提出大片向何处发展的思考。

我以为,关于“大片”,这其中包含了:1、是浅层的“制作大片”,追求视觉奇观;2、是“电影大片”,即是电影的大片,有技术支持的宏大创作大片;3、是情感艺术大片――对人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周折做艺术探索的大制作。大片不是单一形态创作,目前却只有单一形态模样,难免使人们一概贬斥批评。

目前,已不是探讨大片需要与否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确立其文化品质的问题了。积极支持中国电影文化大片或情感大片,既适应市场也更好满足人们的观影需求,才能推动中国电影长足发展。确立中国“电影文化大片”的文化含量,才可能确立大片市场的坚实地位。毫无疑问,不能没有多样规模和形态的制作,当中国电影大片和众多风格的“电影小片”、“电影风格创作”相协调时,中国电影的艺术文化品性才能显露,大片阶段的鸿篇巨制才能和中国电影20世纪30~40年代和80年代的艺术高潮阶段相呼应,中国电影的世界地位才难以撼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