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迎接图画书时代

2008-08-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魏钢强 我有话说
终于到来了,图画书时代。

有一本书――《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默默地迎接着这个时代的到来。

有一个人――彭懿,他以作家的激情、学者的冷静、翻译家的功底、童书编辑的市场嗅觉以及拥有千册藏书的图画书超级发烧友的痴迷,写成了这本书。

这本书,对于初入门的读者来说是一个阅读手册,对于

发烧友来说是一个淘书指南,对于出版社来说是一个绝佳的版权引进参考目录。于是,人们对于刚刚接触的图画书一开始就有了一个很高的认识起点和很好的讨论基础。

非但如此,彭懿把图画书的阅读从书里说到了书外,开始了他漫长的往来大陆、台湾和新加坡数十个城市的激情巡讲,向所有热爱或有可能热爱图画书的人们,表达着自己对图画书的领悟、体味和解构。这一场场的演讲,最忠诚的听众是年轻的妈妈们。她们惊讶地发现,这个高大的东北汉子能让她们的躁动、不安分的孩子随着他的调度欢呼和痴迷。她们随后又发现,并不是彭懿特别擅长演讲,是图画书自身的魅力和亲子共读的特质――幻灯的图像演示加上演讲者声音的传递,很容易让孩子进入图画书的情境。于是,在认识了什么是图画书、明白了图画书该怎么读之后,她们全都迷上了图画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阅读。图画书在中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看到图画书,很容易想起几分钱租一本,几毛钱买一本的被称做“小人书”的连环画来。当时这种中国儿童最重要的文化消费,曾被作家冯骥才比作“那个时代百姓‘手中的电视’”。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真正的电视开始普及之后,曾在建国以来出版3.6万个品种,拥有9000名作者的连环画迅速被淘汰。一位连环画大师甚至发出“讲不清楚,只是感到悲哀,不服气”的感慨。

有人问,不都是用连续的图画讲故事吗,为什么连环画衰败而图画书却能兴盛呢?他们不明白,图画书和连环画相似的只是形态,阅读功能却有诸多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书,而连环画是孩子自己读的书;二是图画书是儿童成长的基础读物,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健全人格,而连环画只是普及读物。连环画的普及功能已经被电视取代,例如,现在的孩子对四大名著最初的了解几乎全都来自电视而过去大都是从连环画开始的。与此同时,图画书打基础的作用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图画书独特的魅力使它足以跟电视、网络抗衡,网络的发展还加速了图画书的传播。

在发达国家,图画书早已是儿童阅读的主流。而在中国,00后的孩子才有幸成为第一代儿童阅读群体。《海峡都市报》曾用我的观点作为通讯的标题――“图画书:为00后的阅读”,文章引用我的话:“没有改革开放,这么经典的书不能引进;即便引进的话,如果现在还是凸版印刷,不是胶版印刷的话,这图画书的精美画面就怎么都做不出来;没有经济腾飞的话,普通人也买不起这些书;如果不是父母一代的素质提高,他们不会了解图画书的美和内涵。”是的,社会发展、经济腾飞、技术进步、观念更新,这些都为图画书时代的到来做好了物质和精神的准备。可以说,00后的孩子读的是图画书,享受的是30年改革开放物质和精神的丰硕成果。

00后的家长大都于70年代中后期“文革”结束前后出生,他们比任何一代孩子都承载了更多的来自父母的望子成龙的期待和压力。基于对童年功利性阅读的经验总结和理性反思,他们特别希望科学地指导下一代的阅读,让孩子享受欢乐的童年并拥有幸福的人生。

6月28日,彭懿应海都大讲坛之邀在福州大戏院开讲图画书,我们带着最新修订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到场祝贺和声援。《海峡都市报》引用的,正是这次演讲前我在祝词里说的话。这是彭懿的第114场讲演,114不是刻意安排的场次,但却正好是一个颇有意味的数字。114场答疑解惑,推动的是图画书的阅读,促进的是图画书的出版和销售。所以,热心支持彭懿巡讲的,不光有幼儿园和学校,还有经销商和其他出版机构。因此,彭懿才能一路坚持下来。图画书的繁荣,最重要的动力不在创作,而在阅读的普及,在市场的需求。彭懿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