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艺术教改实践的真实记录

2008-08-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文兴 我有话说

2003年10月,当我应邀到绍兴参加蔡元培艺术学院成立庆典时,见到从北京来到绍兴文理学院任该学院院长的修海林教授,当时听得他讲,“中国不缺博导,更不缺教授,缺的是做教育家事的人”。我也了解到,修海林教授从2000年以来就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作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执笔者,不仅参与了各

地师资培训、教材编撰和审查,并且也亲历实践,了解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这是作为音乐史学家、音乐美学家的修海林,另一种“经世致用”。当时,我也听到圈内人的不解:一个学者到地方搞什么艺术教育,是高薪聘请吧。

当我在2007年底读到李力加主编的《艺术成长》时,我看到了一个学者最初人文情怀、教育理想的现实结晶。就像该书的作者在“后记”中记述的,当初他是如何接到修老师的电话,然后义无反顾地从山东济南来到绍兴,“和我的师长修海林、学友秦润明及年轻的老师们一起,为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研究,执著地走上了一条充满艰难的路”。

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不仅需要有教育的理想,同时更需要有亲历实践的勇气和睿智。就像该书开篇由国家教育督学、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曼教授专写的五千字文《教师的人格: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中讲的,“只有具备大将风度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教育家。一个人有许多优点,但没有胸怀决不可能成为教育家。教育家是愿意使所有的不好的东西,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好一点的人”。也是在该书的序言,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这样写道,“令人欣喜的是,李力加与他的同事们以教育叙事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实践样式”。是的,如果他们所做的,仅仅是现行艺术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模式的一种重复,或者现行艺术(音乐、美术等)教师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的构建没有明显的缺憾,可能修海林、李力加等人就不会来到绍兴,从事一项令教育界和艺术教育界都刮目相看的教育改革。就像李力加在该书“后记”中写的那样,“在三年实践中,修海林先生率领我们所进行的教师教育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是以学生艺术专业三大能力的发展为本,基于艺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案例研究式的、反思型的教学”。这样一个团队在音乐学、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创立的“三课”,作为学科课程的系统构建,首次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同类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的水平,在国内可谓独树一帜。

该书分上下卷,共42万字。其中的上卷,主要是李力加先生在课程实践和研究中所作的教学日记、教育叙事分析、与学生学习文本的对话和思考,其中既有对课程教学实践问题的教育反思,又有对课程理论、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的分析。其中的第5、6、7三章,都是音乐教育教学的叙事。

下卷中,呈现的是对传统高师艺术专业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文本,集中展示了由修海林院长带领老师们设置并实践、被称为“三课”的教师教育艺术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从出台到实践的一系列教学文案。就如朱小曼教授所讲的,“‘三课’课程体系正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对艺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要求之上”。并认为,这对于国内师范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改革,以及落实教育部同类专业的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来说,“都有着再实践的意义”;“一个真正走进了教育的研究者,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深入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多姿多彩的教学生活才是教育研究者最值得期待的,是带有个性化色彩的、有原创性意义,又具备普遍性教育推广意义的”。

正是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这些艺术教育的改革者,在三年多实践中的心路历程。虽然这场改革的创始者已重新回到了“学术中心地”,但是,这场改革的结果,仍然在不断萌生出新的生命,并且具有一种对现实以不断提醒和启示的意义。

  《艺术成长》(上下卷),李力加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6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