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合国批评“诽谤旅游”伤及言论自由别列佐夫斯基

2008-08-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有利于原告的英国诽谤案法律,正在驱使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名流和富豪前往英国,求告于法庭,以图使相关作家或报刊噤声。对由此可能给言论自由造成的负面影响,联合国公开发出了警告。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今年8月发表报告,批评正在出现的“诽谤旅游”现象。

报告称,英国的诽谤法律限制了媒体基于严肃的公众利益而刊发批评性报道,并影响到学者和新闻人出版著作的能力。

报告引述了美国学者蕾切尔・艾伦菲尔德(Rachel Ehrenfeld)在伦敦受到一位沙特富商及其两个儿子控告,并被判作品不得在英国发行的案例。此案已促使纽约州通过了一项新的立法,以保护本州作家和出版商的工作免受其他法庭之诽谤判决的限制,除非这些法庭保护言论自由的法律标准与纽约州及美国联邦立法相同。美国联邦立法机构正在考虑通过类似的法律。

该委员会还批评了1989年通过的《英国公务员保密法案》限制了政府雇员去职后披露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并称2006年《反恐法案》中防止鼓励恐怖主义的条款暧昧,可能伤及言论自由。

不久前出版的《独立报》则回顾了近年来外国名流在英国以诽谤兴讼并获成功的三起代表性案例:

一、俄罗斯商人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在英国起诉美国杂志《福布斯》,理由是后者将他描述为凶手和骗子,英国上议院2000年裁定接受他的诉讼请求。尽管《福布斯》在俄罗斯境内仅有13个订户,但上议院认为,相关文章可以通过互联网阅读,且别列佐夫斯基在英国有足够多的生意,可能因此造成利益受损。

二、美国女演员卡梅隆・迪亚斯在英国起诉美国超市小报《全国问询者报》,理由是后者误报她不忠。《全国问询者报》最终道歉,并支付了“数额巨大”的赔偿金。

三、法国导演罗曼・波兰斯基2004年在英国起诉美国杂志《名利场》。理由是后者刊发文章,称他在前往参加被谋杀妻子葬礼的途中,意图诱奸一位年轻的女模特。因为多年前在美国卷入一起儿童性侵犯案,波兰斯基不敢进入英国,担心由此被引渡到美国,于是在2005年通过视频连线在伦敦出庭质证,他也成因此成为英国法律史上第一个通过视频连线出庭的原告。伦敦高等法院判决裁定波兰斯基获赔五万英镑。《名利场》主编格雷顿・卡特对此评论道:“我发现这事儿太神了,一个住在法国的人竟然能在英国法院起诉一本美国出版的杂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