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写史热中的学术荒寂

2008-09-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伍立杨 我有话说
读史热似乎承接种种情形可疑的历史剧而来,填补了读者选择的一定需求,一阵热闹后似已偃旗息鼓,而写家们却欲罢不能,从远古翻搅到民国,人与事一时颇不安宁。他们的“新写史”包装俗艳,在书店里面占据重点书架。

这些写手和拥趸于历史并无了解的兴趣,却有一知半解的言说的欲望,对起哄也甚在行。

类书包装相似,遣词造句也仿佛同出一个师门。祭出黄仁宇的架式,端起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句法,做出大有深意莫测高深的样子,然而一读之下,瞬间迷糊。

他们不读原著,不会也不屑搜集资料,当然也无法感知第一手资料的生命力。只从网络上搜索第N手错讹百出的材料,连缀成篇,据说高产者跟港台写报刊武侠连载相似,一天产出万言以上。

学黄仁宇,藉以取巧,藉以藏拙,用心不可不谓狡狯投机。殊不知黄氏写史,于传统梳理外,更有一种会通式的内功,蔓延评骘,自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勒控收束,此类写手智不及此,知识储备更是望尘莫及,于是霸王硬上弓,强为之,强等之,结果写出一种“啥也不是”文本,文学乎,历史乎?文字垃圾乎?吾不知矣。

历史千头万绪,在此类写手那里,并无打通的方式,并无疏浚的能力,于是历史在他们面前变得荆棘丛生,但他们就敢在这两眼一抹黑的状况下,大步走出,甚至假模假式给青年指路。其危殆万状,真不言而喻。

若寻常散文随此类写手端起架式,还能像江湖拳师一样哄人。但是历史隧道里的人物与事件经纬万端,没有十年冷板凳的功夫,没有渊然融合的会心,不痛不痒的发抒感慨,必然像洪教头遇到林冲一样,甫一交手,就要丢人现眼,这些写手似有预感,于是不例外地操弄一种万金油式议论,东抹西抹,其议论从三皇五帝到光绪宣统,万能公式一样,时代的夹缝啦、背影啦,历史的棱角啦、悲剧啦,人生的风雨啦、价值啦,X朝的那些事儿啦……胡天胡地,随他乱扯。

历史这门学问虽然和理工农医研究的路径大有区别,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方面则是一致的,真正的历史家对基础的功夫要求极高。吕思勉先生认为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打基础的功夫不能省略,吕先生在《为学十六法》中谈到过这样的事:学术界的一些不学之人,喜撑门面,于是就罗列书名,以多为贵。但是从背后的细节就能看出他们的谫陋,他说在1924年的时候,胡适之在北京曾经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里面列了很多书名,都是比较荒唐的,有的甚至连最专业的学者也未必阅读,而是仅供检索的书,这个书单一看就知自己都没有读过的书,却开出来做门面。譬如说“前四史”、《通典》、《通考》等书,乃是关于中国学问最基础的书籍,这个书单里面一部都没有,却有《九命奇冤》等书,其荒唐在此。

今之写史热的写手,一样是硬撑门面,其人对人物、制度以及历史机杼的转捩,懵懂无明,却敢下笔万言,看似侃侃而谈、指挥裕如,实则似是而非、隔靴搔痒。对时局之纷纭错综,略无整合包举的功夫,任由笔下支离破碎,错漏百出。在他们的笔下,通俗的功用、学术的积累,全不相干。其文本二三十万字的文本,始终是一种毫无历史纵深感的平面文字,较之民国史家写史的沁人心脾,如老米煮饭捏不成团,他们依托一种万金油式评论来“救市”,来抒发他们的“感慨”,一望而知是塑料花,决非真香活色。其后果,造成一种信息的模糊,历史真相,反而无法识别。

本来是十三女儿学绣,偏要学力士扛鼎,其样子必然是滑稽的。

聪明的出版社已在印行民国史家的史评、史述、史论,这是一个开掘不尽的宝库。他们看到了读者高明的选择和渴求;而鲁钝不悟的出版单位还在和那些可疑的写手勾勾搭搭,殊不知前景不妙,因为读者渐渐不买账了。

写史热可以休矣。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