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颗星星比一只昆虫简单

2008-09-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琳 我有话说
当今美国有好几个有名的“艾斯纳”:威尔・艾斯纳(Will Eisner),美国最伟大的漫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漫画奖被誉为漫画界的奥斯卡奖;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迪斯尼公司的CEO,“重新擦亮迪斯尼这块老
招牌的魔法师”;艾略特・艾斯纳(Elliot Eisner),儿童美术教育家,他提出的“在美术教育上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视觉能力的培养”被儿童美术界反复引用……而《眷恋昆虫》一书的作者却是另一个艾斯纳,托马斯・艾斯纳(Thomas Eisner),一个成长经历曲折、精力充沛、多才多艺、酷爱昆虫的化学生态学家。

说他经历曲折,因为在18岁之前,他一直随父母在世界各地“流浪”。艾斯纳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位化学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费里茨・哈伯的关门弟子。1933年希特勒上台时,全家离开德国,先后到过西班牙、法国、阿根廷、乌拉圭,直到1947年才举家移居到了美国。说他精力充沛,因为在23岁时,为了熟悉美国的地理和昆虫,他怀揣200美元,与朋友一起开着一部老爷车环绕了48个州,过后朋友风趣地回忆那次旅行中“一周内老爷车坏掉的次数可创国内记录”。而说他多才多艺,是因为他不仅是科学家,而且是不错的钢琴演奏家和杰出的摄影家――他与BBC合作拍摄的电影《秘密武器》曾荣获纽约电影节大奖,并被英国科学促进协会命名为最佳科学电影。至于酷爱昆虫,仅看他为自己的书起的名字就知道了,“眷恋昆虫”(For Love of Insects),正是由于对昆虫的“眷恋”,才使他最终在昆虫学中独觅蹊径,开创了化学生态学(即研究绝大多数的生物――99%以上的植物、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如何用化学的方法来定位、交流、征服猎物和保护自己)这一分支。

以上一切,都不是源于艾斯纳的个人传记,而是来自他写的科普读物《眷恋昆虫》。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简单地介绍科学知识的书籍,借用书中的话,这是“一本有关发现的惊险小说”,讲述作者“一生探索昆虫的故事”。作者从自己四五岁时与毛虫“交朋友”写起,写到14、15岁时用松节油赶走冰箱里的蚂蚁,写到上研究生时第一次接触会“喷射”的气步甲,写到自己如何做实验,来发现气步甲运用的是何种“化学武器”,看起来这本书的前半部更像是部传记。作为昆虫学门外汉的我们,本是硬着头皮或心怀好奇地翻几页,却能被作者娓娓讲述自己经历的笔触很快吸引住,从而忘了这是本科普读物。本书中文版的副书名是“写给爱虫或怕虫的人”,我觉得它还应该有个标题叫“献给年青人”。因为还在探索事业道路的年青人,更会从作者投身昆虫学、开创化学生态学的经历中,得到很多启示,比如如何把兴趣融入事业,如何在细微处发现奇迹,如何与他人合作等等。

当然,对那些爱虫的人,在书中会学到更多,因为作者如同一名导游,带领着读者走出城市,走进田野,拨开树枝,静静地观察大自然中的小生命们在“舞台”上尽情地表演――取食绵蚜并用它的蜡丝伪装成绵蚜的草蛉幼虫,从而使保护蚜虫的蚂蚁认为它是蚜虫而不发起攻击;取食松针的叶蜂幼虫受到攻击时会把松脂裂开,从而保护自己;雄蛾赠给雌蛾一些植物毒素,最后用于卵的防御,在求偶时通过化学信号告诉雌蛾他有多少毒素,而雌蛾通过这一信号来决定是否与他成亲……在这里,还有伪装自己骗取敌人的“女杀手”雌旋萤,边走边能向目标喷射分泌物的“流动喷枪”武装象白蚁的兵蚁,具有用花瓣装扮自己的特殊习性的毛虫同绿尺蠖,聚集在潮湿的地面上“和稀泥”的蝴蝶群。

一般介绍昆虫的读物,都会直截了当地描述昆虫的名称、属性、特征等等,令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读来略感枯燥,而翻阅这本《眷恋昆虫》则像观看一部类似“动物世界”之列的记录片(书中有大量的彩色图片,细致入微地刻画出了“昆虫世界”),艾斯纳在书中追述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室及乌拉圭、澳大利亚、巴拿马、欧洲和北美野外的研究和发现,一次又一次地表明:深入探索一种昆虫的生存策略,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事实证明,昆虫的成就斐然,它们的生活方式即使对最怕昆虫的人来说也值得研究和尊重。合上这本书,就想起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会教授马丁・里斯的话:“令人着迷的是事物的复杂程度,而不是它们的绝对大小……一颗星星比一只昆虫简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