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心

2008-09-10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施潼 我有话说

《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谢宗林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30.00元

说起亚当・斯密,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1770年出版的《国

富论》,它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也为他赢得了“经济学之父”的名声。其实,斯密先生的成名作《道德情操论》也非常优秀和重要。该书初版于1759年,当时他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任道德哲学教授,这本书即是根据课堂上的讲义改写而成的。《道德情操论》出版后,大受欢迎,后来又历经五次修订。1790年,发行了第六版,不久斯密先生就撒手人寰。

斯密先生在书中暗示,这本书是立法者必修的一门课。他认为,“所有角色中那最伟大与最高贵的角色,(是)伟大的国家的改革者与立法者;(他)以暗藏在那些被他建立起来的制度里的智慧,在他身后连续许多世代,确保国家内部的平静和同胞们的幸福”。显然,要使建立的制度充满智慧,一个立法者必先学得智慧,即他必须对人性在各种不同的制度规范与引导下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与后果,有深远与广泛的了解。

温家宝总理2004年接受《爱尔兰时报》采访时,也提到这本书:“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外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他在这本书里写道,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协调发展。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公平与正义。”(见外交部网站2004年4月29日)温总理的话可谓语重心长。斯密先生倘若地下有知,他的思想会对二百多年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东方大国产生影响、有所启发,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作为普通读者,则会更多地注意到斯密先生对日常生活中人的品行的深入观察与分析,进而能如孔夫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他人与世俗人情能加深了解,也是不小的收获。这本书原先是课堂讲义,普通读者仿佛也作了一回斯密的学生,听老师亲切、风趣地旁征博引,茅塞顿开,如沐春风,也是难得的一种享受。

既是学生,录几条“课堂笔记”,权作日后回顾学习生活的见证。

1、论同情

斯密先生认为人的行为的基础在“同情”,也是本书立论的原则。他举例说:“对他人的不幸所以有同情感的根源,正是借由设想和受难者易地而处,我们才会对他的感受有所感知,他的感受也才会影响我们。当我们看到一根棒子正对着另一个人的腿或手臂就要打下去的时候,我们会自然而然缩回我们自己的腿或手臂;而当那一棒真的打下去时,我们多少会觉得自己好像被打中似的,并且感到疼痛。一群民众,当他们目不转睛盯着一个舞者走在一条绳子上时,自然而然会随着他歪曲、扭动、平衡他们自己的身体,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好像走在绳子上似的,必须像那位舞者那样歪曲、扭动,否则就会失去平衡从绳子上摔下来。”从日常经验出发,使这本书显得亲切、易懂。

2、爱自己与爱邻人

斯密先生说:“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就在于克制我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我们的仁慈心;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和谐共鸣,也才有情感的优雅合宜可言。正如我们必须像爱我们自己那样爱我们的邻人,是基督教的伟大律法,我们爱我们自己的程度必须只像我们爱我们的邻人那样,同样也可以说,我们必须只像我们的邻人能够爱我们的程度那样爱我们自己,是自然女神给我们的伟大教训。”斯密先生在书中多讲“克制”,近于儒家之“克己”;多讲合于“程度”,近于“中庸”;多讲“自然女神”,却有别于宗教信仰。

3、论地位

斯密先生说:“地位差别,以及社会秩序,就是建立在人类倾向同情与附和有钱有势者的所有感情这个基础上。我们所以谄媚逢迎地位高于我们的人,多半是由于我们钦佩他们的处境优渥,而不是由于我们个人期待从他们的善意得到什么恩惠。”斯密先生看重某种权威地位或上下服从关系,显然与卢梭先生强调的“民约论”不同。斯密在一定程度上,把每个人都看做“势利眼”,也许会令“我们”不快,但准确描述了一种世态人情。

限于篇幅,不再列举书中妙语。斯密先生对世态人情分析透彻,对“人性弱点”也时有针砭。在斯密先生心中,最看重三种美德:审慎、正义、慈善。在“结论”中,他说:“对我们自身的幸福,把审慎的美德推荐给我们;对他人幸福的关心,把正义与慈善的美德推荐给我们。在后面这两种美德中,前一种制止我们伤害他人,后一种激励我们增进他人的幸福。”斯密先生在他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修订了《道德情操论》,这说明伦理学在他心中崇高的地位。为了人类的幸福,他一直执着地探讨道德真理。他不仅让我们懂得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反省,让我们看见一颗真正道德的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