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次偶遇与一生的眷恋

2008-09-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肖莎 我有话说

偶然看见这本名为《眷恋昆虫》的书,它的副标题是“写给怕虫和爱虫的人”。

我曾是个见虫就跑的人,所以,这本书应该是写给我的。因为怕,我也曾对一切关于昆虫的东西都不怎么感兴趣,包括书。

但这本书

是个特例。

作者托马斯・艾斯纳是一个对昆虫无限眷恋之人,带着这种眷恋,他把那个我曾经避犹不及的昆虫的世界以一种有趣甚至唯美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从而改变了我对昆虫的看法。

在他眼里,每一个虫子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他称它们为“金子”。他从小就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到处走走看看,通过“偷窥”自然去“淘金”,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当别人趁着暑假迫不及待地跑去海滨度假时,他却背着行李去自然保护区抑或别的适合昆虫生活的地方考察。“露营”是经常的生活状态,碰上雨季,还会遭遇帐篷被淋透没有干衣服换的情况,甚至有一次,浣熊闯入他的“私人领地”,吃光了他的西瓜并把帐篷弄得一团糟。但这些丝毫没有减弱他对昆虫的热爱和好奇心,他持续地观察昆虫的取食、防御和求偶等行为,并通过研究去揭示这些行为的本质。在书中,他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许多昆虫的秘密,也展示了一个平时不被大多数人关注的昆虫的神奇的世界。

那些美丽的名字和故事

在书中,几乎每种昆虫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背后也有着许多令人惊奇的故事。

有一种被作者称为“神炮手”的昆虫,当遇到刺激或威胁时,它就会非常有针对性地向敌人“开火”,喷射力度堪比喷射式飞机,而且它竟然还可以根据刺激物的位置调整喷射方向。它不仅深得普利策奖获得者戴夫・巴里的赞誉,还被有些人推荐给美国国会,并试图说服国会把它定为国虫。而今,在美国发行的昆虫邮票中已经能看到它的身影。它学名叫做“气步甲”。

另一种昆虫被称为“魔鬼的骑手”。你会经常看到个头小的雄虫骑在比它大得多的雌虫的身上,而且它会先发制人,鸟儿刚要接近它,它就会喷射出防御物质,更为惊人的是,当作者企图以假乱真地拿一般的小棍儿之类的物体在它周围摇动,以提取到它的喷射物质时,它却丝毫不为之所动,就像被编好了程序一样,不会浪费任何分泌液,只有遇到真东西才开火。

不经意间的惊艳之感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也能感受到,平时不怎么起眼的一个昆虫的行为,背后都有着诸多的奥妙。不经意间的惊艳之感贯穿在阅读之中。

我们可能都曾注意到过蝴蝶的翅膀尾部有像眼睛一样的图案,但很少有人想到这样的图案可能是蝴蝶的防御工具。有一种叫做乌樟凤蝶的昆虫,它的幼虫就额外长着一双“大眼”,但这对眼睛平时都是藏起来的,只有在遇到威胁的时候,这对大眼才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凝望着敌人,如果你从正前方看它,它睁大眼睛盯着你,如果你再从侧面、后方或上方看,它同样盯着你,这种全面的凝望多少会让攻击者发憷。而据作者分析,这种“应运而生”的“大眼”,就是昆虫的一种自我防御的手段。没准儿象王巴巴尔就是受到这些昆虫的启发,在自己的臀部上画上了大眼睛,并排成队展示臀部上的眼睛,从而得以吓退他们的头号敌人犀牛。

萤火虫我们基本上也都见过,可是你是不是知道在夜色中飞行的闪烁着的萤火虫大多是雄性的,而且不同种类的雄虫有着不同的闪烁模式?如果雌性萤火虫对雄虫有好感,它们也会开始发光,但是不同种类的雌虫的闪光的方式却似乎是一样的,那么,雄虫是如何实现准确无误地找到心仪的雌虫的?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唐伯虎点秋香”?作者对此现象也作了解答。比较有趣的是,作者为了研究萤火虫,还在《伊萨卡日报》上登载了寻找萤火虫的广告,由于最开始出价偏高,他戏称自己差点破产。

昆虫的爱恨情仇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昆虫的生活很单调,但殊不知,一虫一世界,昆虫也有着自己的爱恨情仇。

比如说,就像人结婚需要彩礼一样,有些雄性昆虫需要携带着昆虫界独特的彩礼――某种防御性物质,比如斑蝥素――才能得到雌性昆虫的青睐,对于雄虫而言,没有“彩礼”就意味着被冷落。

有些雄性昆虫为了求偶,还会费尽心思玩各种花招博红颜一笑,比如雄性红体灯蛾在求偶时,就会直接以爆炸的方式把包含着生物碱的絮状物喷向雌虫,这就像送给了雌虫一件外表美观的“防弹衣”,而这件“防弹衣”可以帮助雌虫逃离蜘蛛的侵袭,雌虫一开心就会接受“他”啦。

昆虫世界的奥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完的,比如还有能“酿造”纯度为84%的醋酸的鞭蝎,心甘情愿赴汤蹈火不遗余力为棉蚜站岗的蚂蚁,热带丛林中能够保持优雅姿势缓慢飞行而不受攻击的蝴蝶,带着“一朵花”行走乃至睡觉的黄蜂,被蜘蛛网粘住后还能处乱不惊若无其事地躺在那里等待蜘蛛释放之的蛾子,以及那带了“口罩”无可奈何落寞而去的蚂蚁……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藉由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都在书中一一展示了。

于是,我对昆虫的态度来了个急速大转身。这本书所展现的一切都让我如此迷恋,乃至眷恋。那些让我目瞪口呆的现象,作者所讲述的昆虫习性的原理,作者实地拍摄的昆虫的“写真”以及用16毫米法斯塔克斯高速摄影机拍出的昆虫的行为过程,甚至都让我对那些曾经攻击过我的小虫子们产生了一种崇拜之情,因为这些平时我从未重视过乃至忽视和讨厌的小虫子们,竟然有着如此令人咋舌的功能和丰富的生活。

我了解昆虫的欲望迅速膨胀,甚至产生一种冲动,那就是下一次出游的时候,要像作者一样,在别人欣赏美景的时候,扒开地上的石块,寻找并仔细观察这些如此可爱的昆虫,当然,我要先祈祷不会从石块下面钻出一条眼睛蛇。而当我从一个怕虫之人变成爱虫之人之后,我想我需要重读一遍这本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