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改革开放30年浙江教育的发展之路

2008-09-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周谷平(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施光明(浙江省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教育发展迅速,1997年通过“两基”验收;2004年,基本普及包括学前三年、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十五年基础教育,浙江教育走在了

全国前列。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教育发展的轨迹,我们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张绪培副厅长和杭州市教育局徐一超局长。

问: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年浙江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

首先,浙江的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同步,为教育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浙江省早在1997年就通过了“两基”验收,提出了全省教育“双高(高标准、高质量)普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后续发展目标。2001年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教育发展向两头延伸的目标,即在五年之内在全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事实上,到了2004年,我省学前三年、义务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十五年基础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如今,全省初升高比例达到了97%,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达到92%,基础教育全面普及。这段时间采取了几个措施来着重发展高中教育。一是初、高中分离,像杭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初高中分离,此举使高中招生规模扩大了一倍;二是利用地区级差,往外迁学校,扩大学校规模。杭州当初就提出了“东西南北中”战略:杭二中迁往钱塘江对岸(南)、杭师院附高迁往三墩(西),杭四中迁往下沙(东),北部成立了源清中学,城中留一部分学校。学校外迁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调整和扩张。

其次,浙江教育的发展也得益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浙江教育的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而且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客观要求。如随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最大程度地释放了农村的劳动力资源,许多农村妇女走向工作岗位,催生了一大批家庭式幼儿园,加快了浙江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

应该看到,浙江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使得各个阶段教育之间也有了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原来初中没有普及的时候,小学的辍学现象一直消除不了。初中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小学的“零”辍学率;而高中教育的普及又带来了初中辍学率的降低。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链,使得我省的教育进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问: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教育发展也走在全省前列,那么,杭州是怎样从整体上来思考教育发展的?

应该承认,在杭州教育的发展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譬如这些年城市化进程的如此迅猛,而且是全面推进,完全可以用“浪潮”一词来形容,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短短几年间,杭州市的外来人口一下子从50万猛增到了200万,短时期内,造成了城区和县城的教育资源出现了严重不足。这就逼着我们要很好地考虑“城市、农村一体化”带来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又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给小班化教育的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人口大量集聚,学校不够,又必须解决学生的就读,这势必带来班级人数增加,客观上延缓了小班化教育的推进速度。但是,我感到核心的问题还是教育创新。所以,我们提出了“五个创新”:一是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思想创新的落脚点应放在干部、教师的队伍建设上,通过教育思想的创新来转变教育理念。二是教育体制的创新。通过体制的创新,来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教育模式的创新。素质教育要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为此,我们正在通过推进小班化教育、举办综合高中以及职业高中的课程改革等举措,进一步深化杭州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是教育手段的创新。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学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五是教育开放的创新。通过与国外的交流,与高校的合作,向社会开放等等,使杭州的基础教育主动融入长三角,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杭州的教育一定会越办越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问:在这种创新思路下,杭州教育有哪些亮点?

杭州教育伴随着城市化进程驶入了快车道,在诸多领域多有改革创新之举,领跑全省乃至全国。

在破解弱势群体“上学难”问题上。2003年,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启了以教育资助券制度为特色的中小学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认真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此后资助覆盖面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多,标准不断提高,逐步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覆盖。一个形式多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多元混合的教育资助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从2003年至2007年底,全市已累计资助、补助、减免中小学困难家庭学生27.8万人次,金额达1.18亿元。2002年起,杭州市开辟“公办学校为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辅”的渠道,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好上学”问题,受到教育部、公安部的表扬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到2007年,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达14.17万余人,全市有90%的公立学校接纳了70%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另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47所。

在办学模式与体制创新上。1999年起,求是小学实行连锁办学,在全国最早开启了义务教育公办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探索。2004年杭州市确立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采取组建城区名校教育集团、城乡互助共同体两条途径,积极破解“上学难”问题,提高了全市优质基础教育覆盖率,闯出了建设新农村教育的新路子,保障了教育发展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形成了优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至2008年4月,全市教育集团已达82个,成员单位292个,其中六城区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26.0%,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58.1%。全市已有670所城乡学校加入了“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占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的77%,学生覆盖面达80%。

在教师培养与人事制度改革上。2004年,杭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教师网络远程培训,实施教师自主选课的培训机制;2005年,出台《杭州市区民办学校教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办法》,2007年又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符合相关条件的公办幼儿园中实行人事代理的教师和民办幼儿园的专任教师,对保障教师权益、促进民办学校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国首创;全面实施教职工合同聘用制度,依法规范管理教职工队伍;中小学教师高学历比例提前3年完成教育部要求,2007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高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0.41%、86.14%、79.76%,全省领先;开展考核确认享受“教授级”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工作,至今累计共2批22人;全市共有216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目前在职的有178名,占全省在职特级教师总数近113,居全省首位;教育科研成果在全省遥遥领先。

在教育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上。杭州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小班化教育实验、中考中招改革、职业学校学分制改革、地方性德育综合课程的开设、春秋假制度、廉洁教育等,均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反响。2000年起,创新各类高中招生制度,打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高中招生制度;高中招生体育考试办法,首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的考评机制;推行学校提前自主招生,开展中考网上阅卷、网上查询、网上直播录取,在全国首开中考招生“录取过程公开、录取结果公开”的先河。2002年起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从余杭区试点发展到全市推进,从义务教育段发展到高中段,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日益完善,《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在全市推广,职业高中、普通高中相继实行学分制管理。随着高考命题向能力考查的转轨,杭州基础教育改革的优势与日俱增。1998年、2000年、2003年中学理、化、生奥赛金牌相继实现零的突破。2003年起杭州市高考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2007年高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清华、北大在全省招收保送生68人,我市占36人;重点大学上线人数占全省115;文理科成绩全省排名前100名人数我市最多,均占全省113以上。

在教育开放上。国内外教育交流与日俱增,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国际教育创新大会、长三角教育论坛、海峡两岸暨港澳社区教育发展论坛、“全民终身教育活动周”城市联动活动等在杭州成功举办,为杭州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新的内涵。杭州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在内外交流与扩大合作中日益增强。

问:这些年来,公众对教育的均衡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浙江作为经济发达省份,在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

从总体上看,浙江是一个经济发达省份,但和全国一样,也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等各个方面。这几年,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努力解决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在政府层面,我们加大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包括减免学费、杂费、书本费在内。目前,浙江省财政每年对30个欠发达县转移支付的教育专项资金达20多个亿。

二是努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首先,我们通过新一轮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以规模促效益。结合我省具体情况,按照“高中向县(市)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乡镇集聚、新增加的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的思路,合理配置资源。现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校际差别逐步缩小。全省38000余所学校调整为7000余所,同时为山区小学生保留了1000多个教学点,改变了乡村教育“一个教师,两张桌子,三个年级,四个孩子”的状况。这个措施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最终达到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国内外城市发展趋势表明,城镇化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教育的布局调整要和城镇化的发展相一致,政府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走向因势利导,把新增加的教育资源向城镇集聚,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的人享有优质教育。其次,建立以县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使义务教育更有保障。城乡教育的公平重点要抓县域的公平。我们通过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经过几年努力,使农村学校的设备设施与城里接近。再次,解决好农村学校的教师问题。这些年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农村教师大多本身就是农民,有自留地和宅基地。现在到农村一线的教师有很多是大学毕业生,因此,政府必须为农村教师解决身份问题,包括城市社会保障、经济适用房等,让农村教师安心教学。为此,我们出台了农村教师经费补助政策,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缩小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在物质待遇上的差距,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向农村倾斜;把农村教师的单身教师公寓列入农村学校的改造内容,为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以县为区域划分,而不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校长和教师资源配置,人员适度流动。通过上述这些措施,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三是努力解决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问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有一些党政干部热衷于建设重点学校,集中好的资源、教师,助长了“择校”之风,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我们应该努力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上不断缩小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在这个方面,关键是政府认识要到位,思想要统一,观念要转变。我省目前主要通过教育集团化和城乡教育共同体两种形式,使学校间的办学水平有了整体提升。我们不赞成义务教育的优质生源过度集聚。“择校”是不是越来越热,是校际均衡的一个重要指标。至于高中阶段,必须看到,重点高中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提倡通过高中招生名额以一定比例下放给初中,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督导评估提高区域内优质高中的比例,整体提升高中办学水平,现在像德清、海盐等县(市),县城里的高中都是省级重点高中,实际上也就使高中段学校之间的差距缩小了,校际之间相对均衡了。同时,还要加强对国有民办学校办学的指导,减少“择校”问题。

四是努力解决不同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学前教育相对比较弱。发展幼儿教育是真正关注“民生”,要以管理导向和政策导向提高幼儿园办学水平。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是农村幼儿园管理的节点,由镇中心幼儿园再去管理村幼儿园。浙江省马上要出台政策,对乡镇中心幼儿园采用行政管理体制以公办性质,财政体制以差额拨款为主的管理方式。同时通过“以奖代补”对民办和公办幼儿园都采用补助政策;提高幼儿园师资水平;实行升等级奖励制度;城市小区幼儿园作为公建设施配套建设;建立幼儿园等级收费制度等措施促进幼儿园良性发展。

初中教育也是一个薄弱环节。现在80%以上的教师高级职称都在城市,80%的中学高级职称都在高中。如金华市农村初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只有1.8%。因此,要对初中发展进行政策上的调整,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在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对初中给以更大的扶持,推进初中的发展。

五是努力解决四类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我们通过减免学费和提供营养餐等措施,保证他们能够受完学业。对流动人口子女,我们采用“以公办学校为主”和成立专门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两条腿走路的方式。2008年开始进一步免除了流动人口子女借读费,使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也能接受良好教育。对残疾儿童,通过“分类教育,多条腿走路”,其中“盲人以省(省盲校)为主、聋人以地市(市聋校)为主、智残儿童以县(市)为主”。高中段以职业教育为主、普通高中教育为辅,聋人普通高中教育以杭州市为主,相对集中办学,保证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同时,通过加强对聋儿的学前康复训练,尽量做到义务教育阶段能随班就读等,目前我省残疾儿童就读率已经达到90%以上。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和导师制等措施,帮助他们安全渡过青春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