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失去的十年

2008-09-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樊曙华 我有话说

  《前车之鉴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蔡林海、翟峰著,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8.00元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两个令人关注的焦点。一是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中国政府既要面对经济发达国家

的责难,又要承担国内货币政策改革的困难;二是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从表象看,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泡沫经济也是以本币升值和资产泡沫为序幕,与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惊人地相似。众所周知,泡沫经济对日本产生了沉重打击,日本经济―――尤其是金融体系至今仍然遭受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困扰。

《前车之鉴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的封面是一座被雪覆盖的富士山,简单而寓意深刻。本书著者在大约20年前取得产业社会学博士学位,之后即进入日立集团的智囊机构“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工作。著者在日本留学和工作的时期正是日本经济痛苦转型的时期,著者不但经历了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而且,和许许多多的日本人一起度过了所谓的“失去的10年”,特别是在日本公司里和许多的日本同事一起经历了两次企业“大裁员”和“全员减薪”的“洗礼”。同时,著者也实际地感受并且看到日本经济转型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轨迹。因此,本书可以说是著者多年来观察和思考的系统总结。

追根溯源,日本的泡沫经济起于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达成“广场协议”。其主要内容是:引导美元对日元贬值。为防止日元升值导致经济衰退,日本中央银行于1986年1月大幅度放松银根。由于技术创新停滞不前,再加上“广场协议”引发了日元在美国政治压力下持续升值的预期,许多企业开始控制设备投资,并把富裕资金和银行贷款投资于金融资产和房地产,推动了金融资产和房地产价格上升。

为防止泡沫经济导致的经济“空心化”,日本在1989年5月突然调整货币政策,将再贴现利率从2.5%提高到4.25%。突然而剧烈的金融紧缩使股票和房地产价格迅速下跌,这导致相关中小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大型银行出现巨额坏账。资产泡沫破裂直接带来的中小金融机构破产以及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使日本陷入了长期衰退之中。

作者深刻分析和归纳了日本泡沫经济生成和破灭的三大原因: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对不良债权处理的不当以及日本式经营模式的失败。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日本货币政策曾经失去平衡,出现过三次重大失误。

1986年,日本出现了短暂的经济衰退,史称“日元升值萧条”。但是,出于对日元升值的恐惧,日本政府对“日元升值萧条”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也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大量过剩资金。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一次失误。

1987年秋,世界经济出现了较快增长。日本政府担心,提高利率可能使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日本,引起经济衰退。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决定继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一直到1989年5月日本银行才提高利率。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二次失误,也是一次“致命的失误”。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造成日本“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

1989年,日本政府感受到了压力,日本银行决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同时,日本大藏省要求所有金融机构控制不动产贷款,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挑破了日本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日本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紧跟其后,房地产市场泡沫随之破灭。货币政策突然收缩,中央银行刻意挑破泡沫,这是日本货币政策的第三次失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衰退。

同时,作者也分析了日本银行当时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的缺失,谴责了日本政府“护送舰队式”的政企关系,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日本公司治理的形式主义。

在第三部分日本是如何超越“失去的10年”。作者认为,日本能够摆脱困境,从失落的十年中重整旗鼓,核心就是改变了拖延搁置不良债权片面依靠扩大财政刺激需求的宏观失误。

在泡沫经济之后,勤勉的日本学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前后痛定思痛有很多有见地的论述,这些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日本学术界关于泡沫经济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