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喧嚣时代的悲情倾诉

2008-09-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张志忠 我有话说

《哪年哪月失去了你》,宋书鸿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6月第一版,25.00元

读罢宋书鸿的《哪年哪月失去了你》,心中怅然若失。小说中两代人的情感与

命运不由自主地纠缠扭结在一起,陷入一种无法预测的漩涡中,悲欢离合,生死恩仇,此心何忍,此情何堪……这是一部从网络流传走向纸面出版的长篇小说,在出版社认可之前,它首先得到了众多网民的认可。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经发展出许多的分支,玄幻文学,穿越小说,盗墓小说,惊悚小说,不过,言情小说仍然是其最为重要的主脉。如果说,当年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尚且具有物以稀为贵的稀缺性,那么,在当下的网络文学井喷状态中,痞子蔡的《暖暖》,仍然能够连续数周、数月都盘踞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就更加说明言情类作品的阅读需要。

优秀的网络文学言情作品,一定是自律的。尽管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条狗”,文字的粗俗,在在皆是;尽管说,今日之网络与今日之出版界,在涉性题材上的尺度把握很难严格界定,那些以情色为主打的小说,也有吸引眼球的“卖点”;网络言情小说,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换言之,它的“精英意识”非常强烈,它的创作实绩一直代表了网络文学的水准。

网络言情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从痞子蔡到安妮宝贝的写作,再到其后的扩张和泛化,其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痞子蔡的言情小说,人物和事件都比较单纯,虽然说作品大都以有情人难成眷属为结局,但其生活范围,大都以在校大学生和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的情感波折为主线;内地的言情小说却增添了许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时代悸动。近年来屡屡听到内地学者模仿利奥塔的口吻,宣告中国文学已经告别了“宏大叙事”,但是,撞入我们眼帘的诸多作品,包括我们正在谈论的以当代少男少女的悲情故事为主线的《哪年哪月失去了你》,却轻而易举地就将这种西方转运来的高妙理论弃之而不顾。

宋书鸿是第一次写长篇小说,稚嫩和不足在所难免,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她的精心巧构。当下的文学创作,无论是一些已经成名的重要作家,还是网络文学写家的初试身手,漫不经心,信马由缰,成为一种通病。无论是情节构成,还是语言叙述,都缺少艺术所应有的讲究和节制。《哪年哪月失去了你》却是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古典主义式的严谨和缜密。先说人物的设置。作品中出场的有名有姓的人物不算多,但是,每一个人物都被精心地编织进故事的进程,像那位小小年纪就被拐卖而失去联系的宁晓冬,像那位在作品前半部仓促地露了一面的报社记者楚戈,我们都会以为他们不过是匆匆的过场人物,作者却将他们作为一个个伏笔,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再次将他们派上用场。还有宁晓秋母亲的身世一层层展开,将李辉南的心灵记忆一层层打开,也为李辉南与宁晓秋的养父女关系,增添了新的情愫。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人物设计有些过分巧合,但是,它却浓缩了作品的容量和密度,避免了每一个新的人物登场所需要的必需的交代,避免了每一次都需要另起炉灶,从头道来。再说细节。契诃夫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在舞台的第一幕,在墙壁上挂了一把刀,在最后一幕的时候,就应该让它出鞘。在《哪年哪月失去了你》的第一章中,的确有一柄静静地躺在抽屉里的匕首,甚至还特意描述说,“有人说不再习武的人家里放着凶器是不吉利的,日后会有血光之灾。”在云霁月明、波澜不惊的作品开端,乍然读到这样的句子,会不予留意,以为是偶然得来的闲笔,但是,在故事的进行中,这把匕首的一次次出现,一再地印证着不祥的预言,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苦心经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