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勒克莱齐奥:文学游牧人和世界公民作家

2008-10-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康慨报道 又一个欧洲作家赢得了诺贝尔奖。猜测虽然终止,谣言已经平复,但争吵还将继续。

开奖之前,瑞典学院终身秘书贺拉斯・恩达尔公开批评美国文学“孤立”而且“自闭”,

引发大西洋对岸的酸楚与愤怒。

今年的大奖得主断然不会被戴上类似的帽子,事实上,他可谓完美的多元文化主义者,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甚至称之为“所有文化的儿子”,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也把他称作“世界公民”。

10月9日,恩达尔受命宣布,68岁的法国作家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成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还将赢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58万元)的奖金。

他是继2000年的高行健以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法国作家,从头数,也是第14位赢得诺贝尔奖的法国人,其中包括得了奖但拒绝接受的让-保尔・萨特。

瑞典学院认为,勒克莱齐奥是“(不断开始的)新旅程、诗意历险和性迷醉的作家,以及超越主导文明,以及被这种文明压抑的人性之探索者。”

至少从数据上看,恩达尔说得不错――“欧洲仍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迄今为止,72%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来自欧洲,16%来自北美,仅有12%来自世界其他地区。这是问题,也是现实。

勒克莱齐奥获奖的消息公布后,法国驻华大使馆立刻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出外交部长库什内的贺信。“这是一位‘世界公民’作家特殊劳动的体现。”库什内说,“正如他自己所言,周游世界是为了理解‘我是谁,他人是谁’。从阿尔伯克基到首尔,从纽约到巴拿马,从伦敦到拉各斯,让-玛丽・古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在那里生活、旅行,他热爱众多国家和它们的人民,热爱它们的文明和文化。他善于让读者分享他对墨西哥的热爱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的丰富历史知识。”

正如库什内所言,勒克莱齐奥的获奖,让“法国现代文学界所有人都感到荣幸。”在勒克莱齐奥的第二故乡毛里求斯,也是一片欢呼之声。“让我们所有的钟都为他的荣耀敲响吧。”《毛里求斯时报》热情洋溢地写道,“全体毛里求斯人都应当为这次胜利欢庆几个星期。应为此次壮举在公共场所树碑,让所有人都能永远看到。”

勒克莱齐奥拥有毛里求斯和法国双重国籍。他于1940年4月13日生于法国尼斯,但在非洲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没有学校束缚的快乐童年,他的英国爸爸就是生在毛里求斯,后到英属奎亚那,再到尼日利亚,担任英军军医;他妈妈则是法国人。在1991年的半自传体小说《奥尼沙》(Onitsha)中,勒克莱齐奥写了一个小男孩跟着妈妈去非洲找爸爸的故事。

他在英法双语环境中长大,在法国念完小学和中学,再到英国的布里斯托尔、伦敦,以及法国尼斯和普罗旺斯上大学。1960年,他娶半法国半波兰血统的罗萨丽・皮克马尔为妻,后离婚再娶。1966到1967年,他曾在泰国佛教大学教过书,此后又在墨西哥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任教。不断的旅行在他的书中多有反映,由此出发,他广泛涉及文化冲突、全球化不平等的另一面,以及对西方理性主义统治地位的质疑。

文如其人,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同样具有跨文化的品质,在大陆与大陆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自由转换,从无限制。他早先受到新小说流派的吸引,一度追随,但很快与之分道扬镳。1963年,他出版了小说处女作《诉讼笔录》(Leprocès-verbal),获得了当年的雷诺多奖。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他完全抛弃了实验色彩,不再执著于痛苦的思索,而是通过对童年、青春期和旅行的描写,面向更广大的读者。在1994年法国《读书》杂志的一次调查中,他获称当代最伟大法语小说家的盛誉,有13%的读者投了他的票。

他已经出版了大约30本书,包括长短篇小说、随笔,以及古代玛雅经文的译文。他的小说在中国亦有出版,漓江、译林、花城、湖南人民、安徽文艺、人民文学等多家出版社出版过他的《诉讼笔录》、《战争》、《少年心事》、《流浪的星星》、《沙漠的女儿》和《乌拉尼亚》等作品,其中《乌拉尼亚》还于2008年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最佳外国小说奖”。

今年年初,勒克莱齐奥亲自到北京领奖。余中先回忆,寒冬腊月的北京,60多岁的勒先生只穿了双凉鞋。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中国,前两次悄无声息,这一次的影响大致也未超出北京的法语文学研究圈。在那个时候,谁会想到八个多月后,凉鞋先生竟然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呢?

1963年11月19日,23岁的勒克莱齐奥与太太玛丽娜在巴黎的伽利玛出版社接受媒体采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